內政部 AI 導入案例:「神會審」Bot

運用生成式 AI 提升宗教類行政審查案件處理效率

淹沒在文件海中:審查人員的日常困境

傳統的宗教類行政審查流程,仰賴大量人工處理,面臨多重挑戰,不僅耗時費力,更影響整體行政效率。

耗時費力

案件審查需投入大量人力與時間,流程冗長。

海量文字判讀

申請人常提交大量 PDF 文件,需人工逐一閱讀、擷取關鍵資訊。

語言複雜性

申請資料中繁體、簡體中文混用,增加判讀與處理的困難度。

格式處理繁瑣

來函的文號格式與位置不一,需要人工定位與處理。

專業術語精確性

宗教類案件涉及特定專業用語,需要精確對應以確保審查品質。

AI 神隊友登場:「神會審」Bot 的解題之道

為了解決上述痛點,內政部開發了名為「神會審」的 AI 輔助審查機器人,旨在自動化處理繁瑣的審查前置作業,將同仁從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出來。

核心架構:結構化案件處理

核心是將龐雜的宗教案件結構化,依據案件性質分為 A、B、C、D 四大類。透過此分類,AI 能夠針對不同類型的案件,執行標準化的資訊擷取與處理流程。知識庫則由大量的歷史宗教類審查案件文件(PDF格式)構成,為 AI 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

關鍵技術:精準的提示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

為了讓 AI 能準確理解並執行任務,在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下了許多功夫,針對特定問題設計了精確的指令:

開發歷程與優化

開發並非一蹴可幾。初期建立的四類案件分類已達到 85% 的正確率,但在實際應用中,發現了文號處理、繁簡體轉換等新問題。透過持續的提示工程優化,逐一克服了這些挑戰。更關鍵的是,文件處理容量從最初的 1MB 提升至 20MB,大幅提高了實用性。

使用方式:三步驟簡化流程

1

上傳文件

將小於 20MB 的案件 PDF 文件上傳。

2

AI 自動處理

「神會審」Bot 自動分類、擷取資訊並產出審查草稿。

3

人工核對確認

承辦人員只需核對確認 AI 產出的結果,完成最終審查。

效率革命:省下 80% 時間的驚人成效

「神會審」AI Bot 的導入,為宗教案件審查流程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成效斐然。

~80%
審查時間節省
>85%
基礎分類正確率
角色轉變
從執行者到核對確認者

專案負責人表示:「AI 大幅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儘管成效卓著,目前仍有約三分之一的案件因文件大小超過 20MB,需要進行手動預處理,這也成為未來優化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