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行動行銷案例介紹 Dcplus 數位行銷實戰家 (四)趨勢四:跨平台跨媒體創造綜效 許多以往沒有使用數位行銷的傳統主流媒體,也開始整合電信通訊。 三立電視將熱門的戲劇節目與手機結合,結合電視台的廣告、活動新聞、網站宣傳和節目宣傳,鼓勵觀眾透過手機簡訊,參與劇情的設計和互動,創造10萬多通的簡訊參與,是主流媒體進軍數位行銷的第一步,也讓數位行銷的運用更加跨行業。 (五)趨勢五:運用新科技提升消費者黏著度愈來愈多的企業運用新工具來黏住消費者的眼球,最當紅的就是結合RSS和Widget,讓企業可以無時無刻將訊息傳遞給網友。 社交機制,光感、壓力、電阻觸碰,一維、二維、可愛(微軟推出的)條碼辨識,電子錢包,AR實境,生物特徵感應,有太多太多炫目驚奇的事物,從科幻的電影裡一大步一大步實現在生活之中。 不管如何,2010年絕對是個行動行銷元年,也就是大家都開始起跑(當然有些企業可能準備很久了),如果企業還在觀望的話,可能會慢慢的消失競爭力。 主要的思維是由用戶體驗驅動技術,而不是反過來,後續新增功能包括即時汽油價格,和促銷廣告banner。 基於通過Qubit收集的使用者資料,Topshop設計了4種搜尋功能的細節變化,包括文案和搜尋框邊框樣式,每個使用者會以均等的概率看到其中1種。 seo Topshop對行動網站首頁進行了改版,通過Qubit’s Visitor Opinion tool的即時訪客回饋/資料,確定了幾個需重要改進的位置。 免費使用休息室的形式是行動用戶的優惠券,通過 passbook 提供給 Apple 用戶,通過google wallet提供給 Android用戶。 結果…LBM新的以行動端主導的行銷策略成功獲取了89%的點擊率提升,並且比PC時代減少了50%的平均導流成本。 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 session depth (一段時間內顧客開啟了多少手機網頁)。 分析一系列零售商家的行銷活動後,我們發現,當消費者已經在行動裝置上瀏覽了一陣子,且已經點擊了多個頁面時,對廣告的涉入度會急遽下降。 但是,顧客在一個時間區段裡頭最先瀏覽的前幾頁的廣告,創造出更高的涉入度和轉換率。 )的行銷,亦即可以針對不同的族群特性,直接將適合的訊息與廣告傳送到個人的行動傳播工具,同時因為可以掌握到目標族群目前的位置,所以可以結合當地的商店與商業活動,將相關訊息與折扣廣告直接且即時的傳給目標族群。 新光三越運用Widget機制,創造「新光三越週年慶購物小精靈」,不但可以每日傳送各店即時品牌促銷訊息外,在官網的頁面中,也能透過RSS機制,讓網友可以訂閱全省新光三越即時活動訊息,增加網友的黏著度。 消費者引起興趣的可能來自:是否有贈品? 等,把重心放回網友本身,探索不同世代對生活的感觸,有助於引起網友之間口耳相傳的連鎖反應,造成 話題絕對是網路行銷中樂於見到的。 像是《一鳴精人綠油精廣告歌詞曲創作大賽》藉由「改編耳熟能詳的廣告歌曲」成為新話題,也讓對音樂創作有興趣的年輕朋友們,參與其中,各得其樂。 《資生堂MAQUILLAGE心機彩粧活動》,則以廣告影片中男女主角的曖昧互動,引起網友興趣,並參與留言,透過簡單的機制和贈品的搭配,曝光僅1週就超過1萬筆留言數。 (二)勿忘我的互動內容規劃 網站中該講些什麼? 停止一廂情願地從企業角度置入資訊吧,試著從消費者方與企業方交叉篩選What to say,找到理想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