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外送平台、擴展外燴、跨足伴手禮 拓客源 餐飲成飯店吸金引擎 A5 話題 20200120 工商時報 尤其雖然台灣整體外送市場規模激烈膨脹,但每單消費金額近兩年卻不斷下滑,2020年3月份更跌破新台幣200元,窮忙隱憂猶如芒刺在背。 通路業者除賣商品外,也越來越強調給消費者不同的服務,像是家樂福更推出外繪服務,不僅熟食、點心、飲料都能量身訂作,甚至連新鮮現切料理都有。 而全家旗下電商平台「全家行動購」瞄準結婚商機,觀察消費者需求,集結各項婚禮周邊需求,推出全台首創預購服務「marry me」。 除了實體門市外,提克斯國際積極布局虛擬通路,開啟甜點伴手禮的網路電商市場,無遠弗屆的伴手禮配送服務及貼心入微的積極態度,更是讓許多粉絲讚譽有加。 日前受到ITAC中華民國國際貿易協會肯定為2017年年度最具潛力的台灣百大新企業,更獲頒「華人第一品牌」金質獎牌以資鼓勵,對於開業至今即將邁入五周年的提克斯國際團隊表示,對於在五周年前夕獲得此等殊榮感到喜出望外,將更謙卑的持續努力邁進。 2019年切入商品配送服務的Uber Eats亦宣布擴大為「隨點即送電商平台」,將配送商品線由美食餐飲延伸至大量生活用品,這樣的策略轉向不僅使Uber Eats平台合作商家自2019年的9,000家大幅翻漲至超過42,000多家,也帶動2020年1至9月平台上非餐飲商品的訂單規模成長近9倍。 兩大高市佔平台在商品配送與服務多樣性上的積極拓展,加上全聯、7-11等挾帶龐大用戶與商品基礎的大型實體零售企業進場,正式將台灣外送戰線擴大至零售與電商領域。 另外,餐飲業更將透過「國際市場開拓」、「智慧科技應用導入」及「多元行銷推廣」三大面向,協助餐飲業朝國際化發展,以提高其智慧化、國際化及創新模式。 近年隨著經濟成長、國民所得增加,人們生活水準大幅提升,消費者對餐飲需求之消費型態轉變,更為追求生活享受之飲食文化,為迎合消費者需求,產業內發展之餐飲型態更為多元。 此外,近年異國料理崛起,如韓國、日本、美國等國之知名餐飲品牌相繼加入產業,加劇產業競爭程度。 而餐飲業亦具有原料保存期限短、產品及服務無法儲存及人員流動率高等特性,以致控管成本為投入產業之重要課題。 疫情加速餐飲市場的變化,也導致消費者行為與偏好產生改變,在市場競爭與疫情的催化下,餐飲業者必須正視數位轉型議題,經營重點逐漸導向服務價值的提升,借助科技提升服務水準。 展望後疫情時代,提供多元化服務,著重顧客服務體驗,並邁向數位轉型,將是搶佔先機、提升競爭力之關鍵。 是故,為因應餐飲業人力短缺問題,結合新興科技發展智慧餐飲服務為餐飲業重要的發展趨勢,未來可引進智慧點餐機、餐盤回收機器人等智慧科技設備,不僅能填補人力缺口,亦可創造全新的服務體驗;此外,透過智慧科技取代人力繁瑣之工作,可將現有人力予以更高層級的訓練,帶動整體人力升級。 在創造差異化方面,食物永續為餐飲業未來發展之方向,規模較小的餐飲業者可結合在地食材及文化特色創新料理,提升整體餐飲品質;而大型連鎖品牌方面,除了嚴格把關食品安全之外,可結合供應鏈,朝食物永續方向落實。 此外,為尋求新的成長動能,大型連鎖品牌積極布局東南亞及歐美等餐飲市場版圖,亦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面對國內餐飲產業劇烈的競爭強度,若能解決國內餐飲業所面臨之瓶頸,洞悉國際情勢,拓展全球市場,將能創造龐大的商機。 隨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地蔓延,各國停工封城、社交距離及限制內食等規範,亦造成全球餐飲業市場劇烈震盪,2020年全球餐飲業營收大減26.2%。 相對於投資大筆的廣告費用,提克斯認為將那些經費,反應在產品上,使產品物超所值,才是一個好的品牌該提供的,與其花金錢、心力在廣告上,不如花在品質、質感上,然而最好的廣告就是人,正因為如此,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好,有了好的口碑,就會吸引更多客戶,也會造成更多貴客回流,豈不是一舉兩得。 於業界闖盪第四年的提克斯國際,秉著一貫高配合度及高品質的服務,締造出不少值得信賴的口碑,出神入化的廚藝及奪人目光的料理,獲得許多合作廠商及貴賓客戶的青睞。 優良店家 新黑貓餐廳於 2004 年更獲彰化縣政府衛生局入選為「 93 年度餐飲業衛生自主管理優良店」。 「老闆她(指林子寬)覺得,疫情雖然是災難,但其實也是研發的好機會,我們期待執行(應變措施)過程中,能激發未來遠程的、創新的模式出來……,我們偏向於提供挑戰,而不是提供恐懼給員工。」李孟栩表示。 餐飲業:疫情對餐飲業的衝擊明顯較零售業大,2020及2021年全年營收 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 今年上半年受確診人數攀升,影響民眾外出用餐意願,表現尚不穩定,惟下半年隨人潮回流,營業額已超越疫情前水準。 今年因疫情常態化,加上國旅補助,累計1-10月餐館及飲料店營業額皆回復至疫情前同期水準;惟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因航空載客數尚未全部恢復,仍較2019年同期減少30.3%。 由於ADESSO是跨國企業,需要有接地氣的業務、專業的研發團隊,除了適才適用外,肯做事且不斷學習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ADESSO的員工,不分人種、性別,來自世界各地,每個人都身懷絕技,在電腦資訊相關產業都有超過20年的豐富經驗。 而透過與2017年之數據進行年度比較,發現前六名的排行並無變動,開曼美食達人、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連續兩年蟬連前三名之榮譽。 年營收變化方面,餐飲業者營業收入皆較2017年成長,而台灣海底撈餐飲、台灣國際藏壽司及六角國際事業之營收成長率均超過五成,其中台灣海底撈餐飲營收成長率達91.40%,奪得營收成長率之冠。 前立委郭正亮25日在節目《全球大視野》中分析,美國美債賣不動,且升息應該也是將要封頂,前景不太好;反觀人民幣近期逐漸升值,今年更是有望挑戰日圓的全球使用率。 觀察各細項業別的銷售額(詳見圖5),可發現餐食業的銷售額明顯高於其他業別,106年的銷售額超過4,000億元,近五年餐食業、外燴及團膳承包業、飲料業的銷售額均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 根據天下雜誌2020年的兩千大調查資料,在觀光餐飲業方面,開曼美食達人(85度C)、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統一星巴克)為餐飲業者中,自2017年起已連續四年蟬聯前三名,且2020年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大幅領先榜上其他餐飲業者。 外燴 在餐飲業銷售額方面,106年至109年每年銷售額皆有所成長,自106年的5,160億元成長至109年的5,747億元(詳見圖3),109年受疫情影響,使得銷售額成長趨緩,110年5月開始疫情轉為三級警戒,用餐管制措施更加嚴格,餐飲業銷售額出現負成長,下滑至5,690億元。 PichaEats並不只是讓這些家庭廚房扮演沉默的供應商,而是開放他們的廚房,主動在他們陌生的國度擁抱群眾,因此更有效地讓馬國消費者接納他們,同時讓PichaEats的業務得以更加推廣,達到經濟支持與文化交流的雙重目的。 近年基本工資逐年調漲,增加餐飲業者的經營壓力;而餐飲業屬高勞力密集型、低技術門檻之產業,難以避免人員流失之問題;另受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導致食材成本上揚,因此如何做好內部成本控制,減少經營壓力,為餐飲業者須面對之課題。 另一方面,隨著民眾健康意識抬頭,以及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加上消費者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提高,健康飲食風氣興起,植物肉、燕麥奶等植物性餐食逐漸出現在市場上,例如:「八方雲集」推出植物肉水餃;肉品大廠「大成」跨足植物肉市場,旗下勝博殿、檀島等品牌皆推出新創肉菜單。 目前市場上對植物性餐食的接受度不一,植物性餐食是否能從小眾市場邁向大眾商機,成為未來餐飲趨勢仍有待觀察。 綜上所述,疫情爆發重創餐飲業經營,整體餐飲業營業收入減少,在營業家數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同業之間的競爭狀況將持續升溫。 此外,除面臨業者彼此之間的激烈競爭,根據經濟部110年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結果顯示,營業成本、食材、人事及租金等成本上升亦為餐飲業者所面臨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