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媽媽誠意要足!星級飯店「類外燴」營造儀式感 旅遊 聯合新聞網 環保署表示,目前國際間並無判定微型塑膠確切來源的具體方式,但可合理推斷微型塑膠是由各類人造塑膠物品廢棄進入環境中不斷裂解後產生,微小的塑膠易被生物誤食,常在人類不知情的情況下,經食物鏈進入人體,可能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生殖系統,甚至有致癌之可能性。 在環保局的輔導下,馬公中正路觀光商圈餐飲業者提供環保外送表現優異,2020年接續推出自備容器享消費折抵,鄉親反應踴躍。 環保署2011年公告「一次用外帶飲料杯源頭減量及回收實施獎勵方式」,要求受管制對象須提供現金折扣、集點換購、飲料加量等優惠,以鼓勵消費者自備環保杯。 但綠色和平訪查後發現,自備環保杯的比例常常不到一成,獎勵未能達到減量目標。 1.衛生安全:南亞保鮮膜係符合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及JHP(日本PVC食品衛生協會)要求之材質,適合於各種食品包裝。 3.南亞保鮮膜品質符合行政院衛生署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亦取得日本PVC食品衛生協會確認證明書,產品品質優良。 吳若寧說明,焰牛排館推客製化「類外燴」,是升級版外送服務,外送版菜單是多人套餐,消費者有多重選擇,牛排館除提供餐點,也準備餐盤杯子等,專人送達顧客家中或指定地點,花巧思陳列、擺盤,外送費用照里程數而定。 疫情加速餐飲市場的變化,也導致消費者行為與偏好產生改變,在市場競爭與疫情的催化下,餐飲業者必須正視數位轉型議題,經營重點逐漸導向服務價值的提升,借助科技提升服務水準。 展望後疫情時代,提供多元化服務,著重顧客服務體驗,並邁向數位轉型,將是搶佔先機、提升競爭力之關鍵。 除推廣餐點環保外送,環保局也鼓勵未自備環保杯的民眾借杯買現沖泡飲料,目前「好盒器」在東區、中西區、北區,「LooPick(循拾)」東區、中西區 北區、永康區、歸仁區、新營區、新市區、善化區、麻豆區、佳里區、西港區、安南區、山上區等13個區,兩循環容器業者共計有100個借杯、還杯據點。 機關、學校(一級行政單位)主辦之會議、訓練及活動;機關、學校辦公廳舍及校區內舉辦的會議、訓練及活動,不提供免洗餐具、包裝水及一次用飲料杯,並採用相關替代措施。 統一超商以「源頭減量」、「創新包材」、「鼓勵自帶」等三面向著手,從自有商品與服務的一次性塑膠減量開始,積極與供應商合作開發創新包材,並結合消費優惠鼓勵減少一次性容器使用,2021年更透過異業合作導入循環租借杯模式,期許在提供便利服務之餘亦能創造環境雙贏的結果。 外燴 南投縣環保局表示,轄內行政機關、學校經常自行舉辦或提供場地供其他單位辦理各式會議、訓練及活動,會中所提供餐盒包裝材、包裝水或一次用飲料杯,往往於活動後產生大量一次性產品之廢棄物,造成資源浪費。 若各式會議、訓練及活動均能改用可重複清洗餐盒、環保杯或飲水機來取代,將可大幅減少本縣垃圾產生量。 環保局表示,減少一次性餐飲容器使用量是既定的環保政策,今年6月以來全市機關、學校等共計辦理651場次會議、訓練及活動等未提供便當或塑膠包裝之餐點,總計減少4000個一次性餐飲容器。 (大紀元記者于婉蘋台灣基隆報導)基隆市環保局為建立民眾資源回收再利用觀念,向廟口攤商推動「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讓環保教育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主導此次活動的西餐行政主廚張駿霖Tony說,外帶外送餐點在市場上行之有年,漢來美食希望提供升級的外送服務,消費者免除舟車勞頓,在家也能有類似餐廳用餐氛圍,在熟悉自在的空間品嘗飯店佳肴,也能擁抱剛剛好的儀式感。 另一方面,隨著民眾健康意識抬頭,以及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加上消費者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提高,健康飲食風氣興起,植物肉、燕麥奶等植物性餐食逐漸出現在市場上,例如:「八方雲集」推出植物肉水餃;肉品大廠「大成」跨足植物肉市場,旗下勝博殿、檀島等品牌皆推出新創肉菜單。 目前市場上對植物性餐食的接受度不一,植物性餐食是否能從小眾市場邁向大眾商機,成為未來餐飲趨勢仍有待觀察。 除此之外,疫情催化下,宅經濟成為主流,大型餐飲品牌投入電商平台開創另一戰場,例如旗下有饗食天堂、果然匯蔬食等多個吃到飽品牌的「饗賓集團」,推出美食電商平台「饗在家EAT@HOME」;「王品集團」也優化原有的線上零售服務系統,推動「王品瘋美食購物網」。 此外,部分業者為鞏固消費者忠誠度,在疫情期間推出「餐飲訂閱制」服務,消費者可依自身需求,選擇不同餐飲訂閱方案,例如:「瓦城」推出「獨享餐盒訂閱制」、「乾杯」推出雲端燒肉「宅家乾杯」定期購服務,期望透過訂閱制與消費者建立長期互動關係。 2021年新增5家餐飲業者針對機關團體或大型活動,提供環保餐盒外送服務,且提供常態性自備餐盒優惠的店家參與率近6成,直接從源頭減少一次性產品使用,達到減塑之效。 環保局報告為避免黑心油品事件再起及強化食品安全措施,在今年度將持續辦理餐廳、小吃店、攤商及夜市產出廢食用油之稽查作業,以及廢食用油流向勾稽等工作,藉以強化廢食用油品管理,確保廢食用油不污染環境或流入食用油市場,並促進事業產出之廢食用油,進入合法回收再利用體系。 宜蘭縣金門餐廳及浮手作料理有限公司、蕃薯藤有限公司等業者及基隆市廚師業職業工會、澎湖縣、基隆市、新竹市、台中市等餐飲工會代表出席記者會,在該署管考處副處長郭秀玲見證下,連署宣示支持本計畫,並願意提出優惠方案鼓勵民眾不使用一次性即丟免洗餐具,一起用行動愛地球。 環保局經過稽查發現大多數外燴業者為求儘速恢復場地,用塑膠桌巾於宴客結束直接打包,常造成垃圾分類不確實等情事。 同時,為推動垃圾減量、資源永續循環利用,環保局將加強宣導外燴業者於辦理外燴活動時應確實依垃圾強制分類規定,將一般垃圾、資源垃圾及廚餘等三類妥善分類回收,經稽查未確實分類者,清潔隊可予拒收,待檢查合格後收運。 疫情亦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經營型態雲端化成為趨勢,餐飲業者也為此嘗試發展新型態的經營模式,將經營觸角延伸至線上。 在禁止餐廳內用後,餐飲業者陸續與外送平台合作以減緩衝擊,外送服務能讓餐飲業者更有彈性因應疫情調整經營策略。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110年報告指出,110年餐飲業者加入外送平台的比例為51.6%,相較於109年成長了12.4個百分點,且根據台灣趨勢研究於2021年所做的「第三級警戒下防疫新生活調查」指出,六成民眾在三級疫情期間曾經使用外送服務平台,外送平台成為疫情下,民眾減少餐廳內用的方式之一。 環保局表示,塑膠製品長期之使用,為人類帶來便利性,但在無形中已對生活環境、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環保意識提升,世界環保重要節日422地球日前夕,臺南市環保局提供大眾日常做環保小撇步-出門自備環保餐杯具,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外,到參加「臺南減廢日」的店家消費,還享有加量或折扣優惠。 覺得家裡瓶罐太多,自備容器到無包裝洗衣精補充站買洗衣精也是好選擇,省錢又環保。 環保署為達成「2020內用禁用、2025以價制量限用、2030全面禁用」的一次性塑膠減用時程表,首次與餐飲外送平台業者合作,在11月9日至1月4日於台南市中西區、東區及北區試辦環保外送服務。 消費者可於訂餐頁面選擇使用循環容器出餐,餐後歸還至循環容器歸還點,即可取得30元訂餐優惠碼,下次消費滿100元即可折抵。 環保局長謝世傑說,受疫情影響,一次性餐具使用量爆增,110年1月至8月全市紙容器回收量達6,732公噸,較去年提升約15%,現今疫情降級,希望民眾以行動支持臺南減廢日,民眾與店家共同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台中市政府3日頒獎表揚96家推動源頭減量及資源回收成效優異的綠色餐廳,其中24家餐廳業者即日起至明年3月31日止,推出餐點9折等優惠活動,民眾可透過市府環保局資源回收網下載優惠券;市府同時表揚「回收‧感動」環保攝影比賽28位得獎者,作品即日起至12月20日在台中州廳環保局1樓大廳展出。 事實上戴奧辛的發生主要來自物質不完全燃燒,在特定溫度範圍下(500~900℃)所產生,並非與PVC製品有關。 同時因目前焚化爐技術之進步,依據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等先進國家為例,都足以說明『垃圾中氯含量與戴奧辛的發生量,並無關係』。 型號品名產品特色用途SFAN家庭用保鮮膜家庭用保鮮膜光澤透明、保鮮性佳、防霧性佳、耐寒性佳、柔軟性佳及黏著力適當,並有優良之伸長率,所以使用時可完全貼附包裝物。 市長黃偉哲呼籲民眾,外帶、外送多使用環保容器盛裝,優先選擇響應「減廢日」店家,既鼓勵支持環保店家,自身又享優惠,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南亞PE保鮮膜具有比重輕、光澤透明、防霧性佳、耐寒性佳、抗刺破性優、柔軟性佳及黏著力適當等特性,並有優良之伸長率,所以使用時可完全貼附包裝物,並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衛生標準,適合於各種食品包裝。 餐飲業進入門檻低,加上商品同質性高,因此容易被快速模仿,隨著同業之間競爭加劇,餐飲市場逐漸趨於飽和,為強化市場競爭力,愈來愈多業者嘗試提供多元化服務,並致力於服務品質的提升,積極建立品牌形象,強化商品附加價值,創造差異化的服務體驗,以與其他業者做出區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