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超商永續發展 二、環保署依「資源回收再利用法」第7條及第8條規定,推動廢棄物源頭減量政策,減少資源消耗,抑制廢棄物產生,研訂旨揭指引減少免洗餐具、包裝飲用水等一次性產品之使用。 為進行源頭減量,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並鼓勵消費者多利用可重複使用之包材(或容器),門市主動不提供顧客吸管,針對現調飲品系列商品實施自帶杯獎勵金機制。 人口成長以及現代人對於便利性與生活品質的追求,加速自然資源的消耗,加之氣候變遷導致地球自然環境脆化,目前全人類利用自然的速度是地球生態系統再生速度的1.6倍(註),意即人類超支使用了1.6顆地球。 外燴 即使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致使全球經濟活動下滑,但是許多研究顯示,對於自然資源的耗用僅短暫減緩,整體趨勢仍然持續惡化。 身為提供民眾日常便利生活的第一線企業,我們責無旁貸,需要採取積極的作為減少資源浪費並積極提升使用效率。 根據過去5年的統計資料可發現,我國餐飲業之受僱員工人數在106年至108年呈現成長現象(詳見圖1),近兩年因受COVID-19疫情衝擊,109年首度出現負成長,109年及110年受僱員工人數大幅下降至39萬人左右。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於110年頒布「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11次修訂之定義,「餐飲業」係指「從事調理餐食或飲料供立即食用或飲用之行業」,且餐飲外帶外送、餐飲承包等亦歸入本類。 「行業標準分類」中又將餐飲業進一步細分為餐食業、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及飲料業,各細業別之定義如下表所示。 還有破天荒加碼手續費優惠 – 全平台終身0手續費,讓摩根DIRECT陪你一起迎向理想生活。 2022澎湖環保年,縣府推動商圈減塑,馬公中正路觀光商圈連續兩年獲得「環保夜市形象改造專案計畫」特優殊榮。 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張仁敦表示,油電雙漲,將帶動整個產業供應鏈,從上游到下游都面臨營運成本上揚的漲價壓力,未來台灣經濟是否會從通膨走到通縮,這是三十多年來都沒碰過的事情,五月整個零售業消費指標將會是關鍵。 勞工局指出,根據台北人力銀行今年度辦理統一流通次集團、鼎泰豐、王品集團等企業專案徵才,每場都吸引千人參加面試,不難看出服務、餐飲、觀光飯店等產業前景佳,也漸成為勞工嚮往的產業。 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一定期間,停業或廢止其公司、商業或工廠登記。 衛生局呼籲各類餐飲業者應確實監測所用油炸油品質,如有變質應立即更換,並落實換油紀錄,才能確保消費者飲食健康。 油炸高水分食品、高不飽合脂肪食品、裹漿裹粉食品會使油炸油易於變質,可能很快就須更換。 而當油炸油使用久後會顏色變深、起泡並產生油秏味,油炸過程中產生的反應產物使油炸油更易變質。 至於油炸油應多久更換一次,隨不同油品的耐炸性及不同業者的使用程度不同,無法定出共同的更換時間,所以業者應加強自我管理,經常檢測,油質如有劣變應立即更換。 PE保鮮膜係由聚乙烯製成,是一種可回收利用的材料,而且回收的途徑多種多樣。 回收料經處理後,可以重新用在塑膠袋、文具、鈕扣、拉鏈等生活用具及各種塑膠建築工具、塑膠門窗、泥灰桶,在農業上應用也比較廣泛,比如製造農膜、抽水管、農機具、肥料包裝袋等。 漢來美食副總吳若寧指出,疫情下的母親節,業者戰戰兢兢防疫,但該有的服務品質、氣氛不能減,對工作團隊是一大考驗。 一年一度母親節將至,眼見疫情升溫,部分家庭選擇外帶大餐在家慶祝,漢來美食旗下多家餐廳今年母親節檔期訂位已有7、8成滿,消費者偏好有包廂環境,兼顧隱私及防疫。 考量許多人對外食曝險有顧慮,有星級飯店祭出升級版外送服務,專人到府服務,在家也能感受餐廳氛圍,品嘗原汁原味大廚手藝。 為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外帶及無接觸餐飲成為趨勢,促使餐飲業者推出以個人化、攜帶型為主的新產品,例如知名燒肉品牌「老乾杯」推出外帶燒肉便當;王品集團成立新的純外帶品牌「來滋烤鴨」,打破傳統烤鴨需多人共享的限制,推出個人外帶餐。 綜上所述,疫情爆發重創餐飲業經營,整體餐飲業營業收入減少,在營業家數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同業之間的競爭狀況將持續升溫。 市長黃偉哲呼籲民眾,外帶、外送多使用環保容器盛裝,優先選擇響應「減廢日」店家,既鼓勵支持環保店家,自身又享優惠,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8.協助本局宣導(含辦理相關說明、宣導、研商會議)、彙整行政機關、學校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水。 吳若寧說明,焰牛排館推客製化「類外燴」,是升級版外送服務,外送版菜單是多人套餐,消費者有多重選擇,牛排館除提供餐點,也準備餐盤杯子等,專人送達顧客家中或指定地點,花巧思陳列、擺盤,外送費用照里程數而定。 此外,除面臨業者彼此之間的激烈競爭,根據經濟部110年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結果顯示,營業成本、食材、人事及租金等成本上升亦為餐飲業者所面臨之困境。 受疫情影響,進口原物料價格、國際運輸時間及費用皆不穩定,壓縮餐飲業者利潤,也迫使業者將經營成本反映在商品售價上,2021年開始陸續有業者宣布調漲。 與2019年之數據進行年度比較,去年未上榜的三商餐飲,今年排名來到第六名,而長榮空廚、華膳空廚、高雄空廚等航空餐旅業者受到疫情影響,在今年則均跌出榜外。 疫情亦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經營型態雲端化成為趨勢,餐飲業者也為此嘗試發展新型態的經營模式,將經營觸角延伸至線上。 在禁止餐廳內用後,餐飲業者陸續與外送平台合作以減緩衝擊,外送服務能讓餐飲業者更有彈性因應疫情調整經營策略。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110年報告指出,110年餐飲業者加入外送平台的比例為51.6%,相較於109年成長了12.4個百分點,且根據台灣趨勢研究於2021年所做的「第三級警戒下防疫新生活調查」指出,六成民眾在三級疫情期間曾經使用外送服務平台,外送平台成為疫情下,民眾減少餐廳內用的方式之一。 環保署表示,為了減少免洗餐具使用,希望比照自備飲料杯模式,和餐飲業者合作,推出自備餐具的優惠,只要消費者自備環保餐具到店用餐或外帶,餐飲業者能給予一些現金折扣或集點免費換餐點、小菜等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