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機關、學校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水作業指引」 一般而言,PVC粉中VCM在正常狀況下並無釋出之問題由於其不斷創新改良之設備製程生產後,台塑PVC原料成品之VCM殘留量在1PPM以下。 同時PVC粉再經加工成型,一般加工溫度約180~220℃,在此高溫加工過程,VCM殘留量將微乎其微,此在食品衛生性檢測之結果即可證明,所以南亞保鮮膜並無VCM釋出之問題。 "南亞保鮮PVC膜"為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塑膠第三事業部其中的一種產品,主要成份為聚氯乙烯樹脂。 (四)施方式各類適用範圍如須委託辦理或訂定使用規定者,將前述措施納入委託辦理廠商之契約規範或納入租借場地之使用規定。 考量環境及生態保護,及落實永續經營,於原物料採購時優先考量具環保材質、認證包材及提出包裝輕量化減量設計者,並制定自有商品包裝包材之減量目標。 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資料顯示,現代人類隨著科技進步,在享受各種物質生活的情況下,塑膠被人類大量生產、使用與拋棄後,已在地球環境中無所不在,目前微型塑膠污染被聯合國視為影響最廣泛深遠的環境議題之一。 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水執行計畫定於111年5月1日~7月15日於各機關舉行試辦,並於11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科長王耀晟表示,會在台南首度試辦這項計畫,主要是台南市有好的食器回收業者,如果試辦效果不錯,未來有機會推展到其他縣市。 消費者可於試辦活動區域,搜尋好盒器LINE官方帳號並加入會員,即可於配合的22家餐廳使用。 消費者在foodpanda訂餐時,可選擇以循環容器盛裝餐飲,用餐完畢後再清除廚餘並簡單沖洗餐具,3日內歸還至30處歸還點即可。 three.南亞保鮮膜品質符合行政院衛生署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亦取得日本PVC食品衛生協會確認證明書,產品品質優良。 (李書璇報導)根據新北市人力網最新調查顯示,將近八成的上班族有意願自行創業,創業類型又以「餐飲服務業」最多,超過五成的人表示,準備五萬到五十萬投入創業。 輔導夜市(商圈)之餐飲業者內用使用可重複清洗之環保餐具或自備環保餐具提供優惠措施。 2019年,在我上任的第一年,縣府號召各機關單位使用環保餐具,減用一次性瓶裝水,並鼓勵外燴業者響應不使用免洗餐具,全縣9家外燴業者全數配合減塑政策,更有3間便當業者提供可循環使用的不鏽鋼餐盒。 另外,臺南市己於109年起由環保署、foodpanda及循環容器業者「好盒器」合作,在東區、北區、中區媒合22家餐飲業者建立環保外送服務,至110年底總計減少約4000個一次性餐具。 環保署資源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表示,疫情讓原本使用環保餐具的店家改用紙餐具,也讓外送平台的接單量大增,這是今年上半年紙容器回收量大增的原因。 這次試辦為鼓勵民眾支持環保,使用循環容器的消費者無須負擔額外費用,只要歸還餐具就可取得foodpanda 30元優惠碼,下次消費滿100元即可折抵。 機關、學校(一級行政單位)主辦之會議、訓練及活動;機關、學校辦公廳舍及校區內舉辦的會議、訓練及活動,不提供免洗餐具、包裝水及一次用飲料杯,並採用相關替代措施。 2、實施方式:不提供免洗餐具、包裝水及一次用飲料杯,改提供可重複清洗餐具(如鐵盒便當)及設置飲水機或桶裝水,辦理活動以無償、租賃或押金借用方式提供重複清洗餐具。 整體而言,雖然餐飲業在2021年受到疫情三級警戒影響,整體營收表現不如以往;然而,下半年隨著各項用餐限制逐漸放寬,加上王品集團、瓦城、漢來美食等大型餐飲集團相繼推出新品牌進入市場,2021下半年餐飲業景氣逐步回溫。 2022年,雖然本土疫情仍嚴峻,但由於業者的應變能力較之前三級警戒已有所提升,且消費者消費模式變的更加多元,加上政府並未重啟嚴格防疫措施,將減緩疫情對餐飲業的衝擊力道。 疫情加速餐飲市場的變化,也導致消費者行為與偏好產生改變,在市場競爭與疫情的催化下,餐飲業者必須正視數位轉型議題,經營重點逐漸導向服務價值的提升,借助科技提升服務水準。 展望後疫情時代,提供多元化服務,著重顧客服務體驗,並邁向數位轉型,將是搶佔先機、提升競爭力之關鍵。 除推廣餐點環保外送,環保局也鼓勵未自備環保杯的民眾借杯買現沖泡飲料,目前「好盒器」在東區、中西區、北區,「LooPick(循拾)」東區、中西區 北區、永康區、歸仁區、新營區、新市區、善化區、麻豆區、佳里區、西港區、安南區、山上區等13個區,兩循環容器業者共計有100個借杯、還杯據點。 為減少免洗餐具用量,建立外送平台餐具使用的循環模式,環保署首次與外送平台「foodpanda」、台南市環保局、循環容器供應者「好盒器」共同合作,試辦環保外送服務。 藉由各式便當或套餐碳足跡的盤查計算,從製程及供應鏈中找出二氧化碳減量的機會,除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形成綠色供應鏈,同時可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業者在強調健康飲食的同時,結合在地食材與節能減碳的新訴求,將成為低碳飲食之引領者。 此外,消費者本身也要配合於餐點使用及廢棄處理回收階段共同考量減少碳足跡,達到減少溫室氣體產生之加乘效果,藉業者及消費者的力量形成「低碳飲食」文化。 油電雙漲引發漲價海嘯,量販店業者表示,每年三、四月是零售業「三窮四絕」的淡季,今年三月底,又碰到證所稅復徵、油電雙漲等一連串議題連續發酵,讓以平價為訴求的量販店也感受到寒意,業績相較去年同期有明顯衰退。 高雄福華公關經理劉佳貞表示,因越來越多消費者要求「請不要摻味精」,因此決定從善如流。 許明輝指出,招商和委外經營招標不成,其中的癥結點就在於市場四周的交通亂象和攤販問題,攤商有在地民眾消費習慣的顧慮,不願冒險進駐,公所也很擔心美食廣場閒置過久引來負面聲音,已組成活化第一市場的工作小組,近期會開會協商對策。 整修後的二樓美食廣場劃設四十一個攤位,硬體設施完善,有客梯和電梯,更有標準化的抽油煙設備及冷氣空調,空間寬敞明亮,但營運卻不如預期,無法發揮如百貨商圈美食街功能,讓傳統市場蛻變成在地小吃的美食廣場。 保證桌數、桌數變動之規範:明定消費者於簽訂本契約時,雙方約定於餐會期日前確認桌數,確認之後若要再增加桌數,需得到餐飲業者同意。 服務資訊透明:契約需明列日期、提供服務時間、廳別、宴席型式、有無酒水費、服務費、試菜、彩排等,避免後續爭議。 明定定金退還比例:消費者於舉辦宴席期日前取消訂約,得依離辦席期日時間長短,要求餐飲業者依比例退還定金。 工商時報【吳慧珍】 塑膠吸管被控是海洋生態殺手,歐美國家城市掀起禁用風潮,但業者批評此舉剝奪失能者或老人小孩的需求,疾呼加強回收才是解決之道。 ■Plastic straw manufacturers are bracing for large changes.The tide is popping towards their product. 塑膠吸管業者面臨生存大考驗,多個國家與城市以污染環境為由,呼籲店家和消費者棄用吸管,台灣也有逐步全面禁用的打算。 世界經濟論壇曾發布報告警告,到了2050年,海洋塑膠垃圾的重量會超越全球海洋魚類,吸管便是其中一大禍首,因為絕大部分從未回收。 歐盟積極推動2030年前禁用一次性塑膠產品,吸管也包含在內,部分會員國甚至加快腳步將禁用時程提前。 英國環境大臣戈夫(Michael Gove)2月接受媒體訪問時暗示,英國可能對塑膠吸管下封殺令。 新北市勞工局表示,如果民眾能從可獲利市場投入新創事業,並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曝光產品資訊,將能提高創業成功的機率。 餐飲業進入門檻低,加上商品同質性高,因此容易被快速模仿,隨著同業之間競爭加劇,餐飲市場逐漸趨於飽和,為強化市場競爭力,愈來愈多業者嘗試提供多元化服務,並致力於服務品質的提升,積極建立品牌形象,強化商品附加價值,創造差異化的服務體驗,以與其他業者做出區隔。 自2020年起,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餐飲市場受到衝擊,傳統經營模式受到挑戰,如何在競爭愈趨激烈的餐飲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將是餐飲業者們所面臨之課題。 在確認餐點內容無誤後,網站會通知店家,使用可重複清洗的容器盛裝,再由循拾派員外送。 日期有網友陳情台北市公共垃圾桶設置相關問題,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親自回覆稱環保局會「評估檢討」。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認為,與其恢復垃圾桶,不如教育台北市民減少產生垃圾,或是有垃圾就帶回家。 對此,國民黨台北市議員詹為元直言,「現階段要做的是應該要擬定更完善的管理機制」,這才是確保民眾不再公用垃圾桶丟棄家庭垃圾及在路邊亂丟垃圾。 市長黃偉哲呼籲民眾,外帶、外送多使用環保容器盛裝,優先選擇響應「減廢日」店家,既鼓勵支持環保店家,自身又享優惠,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外燴 微型塑膠,被廣泛稱為「塑膠微粒」,但不僅限於顆粒形式,而是指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可能來自於化妝品中的柔珠或經塑膠垃圾風化分解而來。 環保署表示,目前國際間並無判定微型塑膠確切來源的具體方式,但可合理推斷微型塑膠是由各類人造塑膠物品廢棄進入環境中不斷裂解後產生,微小的塑膠易被生物誤食,常在人類不知情的情況下,經食物鏈進入人體,可能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生殖系統,甚至有致癌之可能性。 成立統一超商內部跨單位減塑專案推動小組,結合內部員工及外部供應商力量,推展包材減塑策略、目標、行動方案並追蹤執行績效,其耗費人力及測試資源(專案小組、研發、測試人力/原物料測試成本) 約當250萬元/年。 他認為,若消費持續緊縮,未來對單店的影響會比連鎖店來得大;因為以前有錢的時候,有新餐廳就試一下,但現在預算有限,同樣的錢,會選擇較物超所值、服務品質可以接受的連鎖餐飲品牌,至少錢花出去有把握。 還有民眾說,第一市場附近停車很不方便,民眾要到二樓美食廣場消費,光想到停車就不想上去了。 一位麵線糊小吃業者表示,他發現二樓美食廣場完工後,市場四周照樣可以擺攤營業,他因此取消進駐二樓美食廣場的念頭。 這座市場座落在鹿港鎮民族路和大明路口,占地近三百坪,為地上二樓、地下一樓的建築物,於民國七十一年落成啟用,民國九十七年鎮公所獲經濟部補助一千多萬元進行一樓市場整修,於民國九十八年整修完工,後來經濟部再補助二千萬元建議公所再把當時閒置的二樓空間整修為美食廣場,工程今年三月竣工。 〔自由時報記者張聰秋/鹿港報導〕彰化縣鹿港鎮公所獲經濟部補助二千萬元,將第一公有零售市場二樓整修為開放式美食廣場,希望透過傳統市場轉型讓老建物重生,不料,今年三月工程竣工後卻先後面臨試營運未成、招商不如預期、委外經營招標三次都無廠商投標而流標的困境,目前閒置中,鎮公所為突破困境傷透腦筋。 勞工局長謝政達說,針對有意願創業的民眾,新北市就業服務中心提供「幸福創業微利貸款」,並開設創業研習課程,歡迎民眾上網查詢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