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發展趨勢2022年-台灣趨勢研究 根據過去5年的統計資料可發現,我國餐飲業之受僱員工人數在106年至108年呈現成長現象(詳見圖1),近兩年因受COVID-19疫情衝擊,109年首度出現負成長,109年及110年受僱員工人數大幅下降至39萬人左右。 2022澎湖環保年,縣府推動商圈減塑,馬公中正路觀光商圈連續兩年獲得「環保夜市形象改造專案計畫」特優殊榮。 總部大樓雖然用水量占比較少,但我們以身作則,密切觀測年度用水量作為內部管理指標,透過節水行動持續減少用水,例如:導入降低廁所與茶水間的水龍頭出水量並加裝省水器、裝設小便斗節水器、調整馬桶最適出水量、減少植栽噴灌頻率等。 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張仁敦表示,油電雙漲,將帶動整個產業供應鏈,從上游到下游都面臨營運成本上揚的漲價壓力,未來台灣經濟是否會從通膨走到通縮,這是三十多年來都沒碰過的事情,五月整個零售業消費指標將會是關鍵。 此外,縣府教育處也說明營養午餐在食品安全把關由學校自主管理、學校午餐聯合稽查、校園食材登錄平台等,並且將於今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配合教育部、農委會、衛福部及地方政府共同執行一○七年度學校午餐聯合稽查專案計畫,期讓學生吃得衛生、安全又健康。 微型塑膠,被廣泛稱為「塑膠微粒」,但不僅限於顆粒形式,而是指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可能來自於化妝品中的柔珠或經塑膠垃圾風化分解而來。 環保署表示,目前國際間並無判定微型塑膠確切來源的具體方式,但可合理推斷微型塑膠是由各類人造塑膠物品廢棄進入環境中不斷裂解後產生,微小的塑膠易被生物誤食,常在人類不知情的情況下,經食物鏈進入人體,可能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生殖系統,甚至有致癌之可能性。 1.衛生安全:南亞保鮮膜係符合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及JHP(日本PVC食品衛生協會)要求之材質,適合於各種食品包裝。 three 外燴.南亞保鮮膜品質符合行政院衛生署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亦取得日本PVC食品衛生協會確認證明書,產品品質優良。 為減少免洗餐具用量,建立外送平台餐具使用的循環模式,環保署首次與外送平台「foodpanda」、台南市環保局、循環容器供應者「好盒器」共同合作,試辦環保外送服務。 有些學者指出,PVC保鮮膜不能使用於微波加熱,但依據美國FDA表示在正確的使用方式下,並無任何PVC保鮮膜不能使用於微波加熱之證據;事實上,在美國一般家庭亦有使用PVC保鮮膜,且可使用於微波爐加熱,包覆時。 需與食物保持一英吋之距離,不得直接接觸食物,且不可完全包覆密封,需打開一角落讓蒸氣可散逸出。 另外,部分業者則選擇延伸既有服務,與零售通路結合打開新的市場,例如華航旗下「華膳空廚」與家樂福合作,將原本的飛機餐開發為冷凍調理包型式,進軍零售通路;連鎖速食業者「頂呱呱」則將熱銷產品「紅茶雪泥」,轉換成冰品型式,於全家便利商店限定販售。 2021年5月開始全臺進入疫情三級警戒,餐飲業首當其衝,餐飲場所禁止內用,用餐管制措施更加嚴格,為因應此波限制,餐飲業者亦紛紛祭出因應措施。 進一步將餐飲業細分為餐食業、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及飲料業,分析各類型業者家數(詳見圖4),可發現餐食業及飲料業近五年家數呈現逐年增加之現象,餐食業在110年突破13萬家,飲料業則是在110年突破2.7萬家,而外燴及團膳承包業的家數近年來則逐年減少,近兩年皆維持在2,200家左右。 在餐飲業銷售額方面,106年至109年每年銷售額皆有所成長,自106年的5,160億元成長至109年的5,747億元(詳見圖3),109年受疫情影響,使得銷售額成長趨緩,110年5月開始疫情轉為三級警戒,用餐管制措施更加嚴格,餐飲業銷售額出現負成長,下滑至5,690億元。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於110年頒布「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11次修訂之定義,「餐飲業」係指「從事調理餐食或飲料供立即食用或飲用之行業」,且餐飲外帶外送、餐飲承包等亦歸入本類。 「行業標準分類」中又將餐飲業進一步細分為餐食業、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及飲料業,各細業別之定義如下表所示。 英國環境大臣戈夫(Michael Gove)2月接受媒體訪問時暗示,英國可能對塑膠吸管下封殺令。 他在天空新聞(Sky News)受訪指出:「我希望竭盡所能禁用塑膠吸管,我們正在詳加研究可以頒布禁令的適當時機。」 戈夫並聲稱英國脫歐後,塑膠吸管禁令更容易推行。 蘇格蘭第一大城格拉斯哥(Glasgow),今年1月即禁止市政大樓內使用塑膠吸管;英國Pizza Express、Wagamama等知名連鎖餐廳,已停止提供塑膠吸管。 美國西岸大城西雅圖也自今年7月起全面禁用塑料吸管與餐具,餐廳若欲供應飲料吸管,須使用生物可分解的環保吸管。 名列十大海灘廢棄物 海洋保育協會(Marine Conservation Society)估計,光是在英國,每年有85億根一次性塑膠吸管被丟棄。 英國塑膠餐具領導廠牌Plastico,已開始販售替代性材質製成的吸管,像紙類或植物材料。 而當油炸油使用久後會顏色變深、起泡並產生油秏味,油炸過程中產生的反應產物使油炸油更易變質。 至於油炸油應多久更換一次,隨不同油品的耐炸性及不同業者的使用程度不同,無法定出共同的更換時間,所以業者應加強自我管理,經常檢測,油質如有劣變應立即更換。 彰化縣衛生局持續針對轄內相關餐飲業進行油炸油稽查,主要稽查重點項目如下:油炸油品牌、成分及來源為何。 縣府建設處報告安全農業執行情形,推薦地區有機農戶金大益赴台參加去年安全安心農業精品展銷會,並獲得農糧署提列為大會之星,成功將本縣高經濟農產品推進全國農產品市場。 未來,建設處將持續輔導農友安全用藥,並協助建立完整用藥紀錄,且落實田間採樣送檢機制,保障消費者食的安全,以及建立友善農業環境,透過人工復育模式將烈嶼鄉的芋頭與螢火蟲及香菇與姬蟲結合,建立金門安全及友善環境農業形象。 他接著說:「禁用塑膠吸管雖有益環境,卻給食品服務業者帶來嚴重後果。」 需求者權益受損 吸管製造商表示,直接下封殺令並非解決之道,反而傷害到吸管需求者的權益,例如失能者、小孩和年長者。 Plastico執行長威金斯(Caroline Wiggins)指出:「塑膠是好材料而且用途多多,癥結出在廢棄物收集,主要缺乏回收機制。」為解決這個問題,Plastico主動回收顧客丟棄的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