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 biology (169)
環保新聞-澎湖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受疫情影響,進口原物料價格、國際運輸時間及費用皆不穩定,壓縮餐飲業者利潤,也迫使業者將經營成本反映在商品售價上,2021年開始陸續有業者宣布調漲。 綜觀上述分析結果可以發現,自106年起餐飲業家數呈現逐年成長,而受僱員工人數及營業額在108年之前仍維持成長態勢,109年因受COVID-19疫情影響,導致營業額出現衰退,110年因管制措施相較109年更加嚴格,營收表現更顯疲弱,連帶影響受僱人數減少。 本公司產品生產工廠通過ISO9001及ISO14001認證,本公司生產過程的任何環節都管制不使用含有有毒物質(例如鉛、六價鉻、汞、鎘)或其他嚴重影響環境的材料。 6.包裝適性:南亞保鮮膜由於柔軟性佳,粘著力適當並有優良之伸長率,所以使用時可完全貼附包裝物,不會有翹取與包覆不佳之問題。
此外,縣府教育處也說明營養午餐在食品安全把關由學校自主管理、學校午餐聯合稽查、校園食材登錄平台等,並且將於今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配合教育部、農委會、衛福部及地方政府共同執行一○七年度學校午餐聯合稽查專案計畫,期讓學生吃得衛生、安全又健康。 微型塑膠,被廣泛稱為「塑膠微粒」,但不僅限於顆粒形式,而是指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可能來自於化妝品中的柔珠或經塑膠垃圾風化分解而來。 環保署表示,目前國際間並無判定微型塑膠確切來源的具體方式,但可合理推斷微型塑膠是由各類人造塑膠物品廢棄進入環境中不斷裂解後產生,微小的塑膠易被生物誤食,常在人類不知情的情況下,經食物鏈進入人體,可能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生殖系統,甚至有致癌之可能性。 1.衛生安全:南亞保鮮膜係符合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及JHP(日本PVC食品衛生協會)要求之材質,適合於各種食品包裝。 three.南亞保鮮膜品質符合行政院衛生署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亦取得日本PVC食品衛生協會確認證明書,產品品質優良。
工商時報【吳慧珍】 塑膠吸管被控是海洋生態殺手,歐美國家城市掀起禁用風潮,但業者批評此舉剝奪失能者或老人小孩的需求,疾呼加強回收才是解決之道。 ■Plastic straw manufacturers are bracing for big adjustments.The tide is popping against their product.
綜上所述,疫情爆發重創餐飲業經營,整體餐飲業營業收入減少,在營業家數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同業之間的競爭狀況將持續升溫。 此外,除面臨業者彼此之間的激烈競爭,根據經濟部110年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結果顯示,營業成本、食材、人事及租金等成本上升亦為餐飲業者所面臨之困境。
同時,為推動垃圾減量、資源永續循環利用,環保局將加強宣導外燴業者於辦理外燴活動時應確實依垃圾強制分類規定,將一般垃圾、資源垃圾及廚餘等三類妥善分類回收,經稽查未確實分類者,清潔隊可予拒收,待檢查合格後收運。 針對外燴業者管理重點,衛生局表示包括有:一、外燴業者之食物烹調場所避免直接日曬、雨淋,接觸污染源,並應有遮掩設施;二、烹調食物時,應符合新鮮、清潔、迅速、加熱及冷藏與避免交叉污染之原則。 環保署表示,為了減少免洗餐具使用,希望比照自備飲料杯模式,和餐飲業者合作,推出自備餐具的優惠,只要消費者自備環保餐具到店用餐或外帶,餐飲業者能給予一些現金折扣或集點免費換餐點、小菜等優惠。 環保局指出,店家優惠方案不一,有的是外帶餐食免費送飲料,有的給折價券或折價,今年有一高單價咖啡店,對自備環保杯者,一杯大方讓利30元;提醒消費者,自備環保杯最好是寬口容器,外帶餐食請帶大尺寸的便當盒或保鮮盒,方便店家更有效率地填裝餐飲,也別忘了注意盛裝容器之耐熱性、耐酸性等,才能環保又健康。 疫情加速餐飲市場的變化,也導致消費者行為與偏好產生改變,在市場競爭與疫情的催化下,餐飲業者必須正視數位轉型議題,經營重點逐漸導向服務價值的提升,借助科技提升服務水準。 展望後疫情時代,提供多元化服務,著重顧客服務體驗,並邁向數位轉型,將是搶佔先機、提升競爭力之關鍵。 環保局持續推動多項環保措施,目前已有許多中正路商圈以外業者也提供自備容器享折扣,或設置二手循環袋櫃等服務,鼓勵更多業者響應環保行動。
家販售,又解讀這個市場是「寡占市場」,進而引伸業者有「意思聯絡」的誘因及證明,認定業者涉及聯合行為。 至於抽驗市售蔬果檢體,衛生局去年抽驗一百零八件(其中十八件為區檢體),不合格十七件,十六件外縣市蔬果均已移當地衛生局處辦,地區不合格一件依法開立處分書。 有網友就提出疑問,如果年紀過40歲卻沒有特殊專長、履歷空白的話,「可以找什麼工作?」不少人看到問題後也熱心推薦,像是保全、外送員、司機或物流等等... 外燴 這起驚人事件發生在中國大陸江西省的宜春市,一名女子控訴表示,自己春節期間到某知名網紅溫泉景點泡溫泉,沒想到卻成為飯店宣傳的素材,不僅自己在戶外泡湯的畫面全被拍下、甚至整個過程還被全程直播;對此業者也緊急致歉作出回應。 本公司產品多採代理經銷方式銷售,我們很高興介紹您與我們的代理經銷商聯繫,請隨時向本公司查詢。
,便當之原料取得階段為碳足跡主要來源,包括豬隻的養殖、各種配菜及白米的種植、餐盒材質之選用及各種原料運送至中央廚房等,不同產地養殖的豬隻與種植的稻米、不同的配菜、不同的餐盒材質、食材與餐盒運送之交通工具與距離等,均會影響碳足跡。 民眾指出,鄉下生活型態和風俗民情不能跟都會地區相提並論,買個菜、吃個飯,還要走樓梯上二樓,老人家和家庭主婦嫌麻煩乾脆不買,很多地區傳統市場二樓轉型都失敗,鹿港第一市場包括交通、停車、攤販等後天條件若不改變,美食廣場的未來很難看好。
環保署為達成「2020內用禁用、2025以價制量限用、2030全面禁用」的一次性塑膠減用時程表,首次與餐飲外送平台業者合作,在11月9日至1月4日於台南市中西區、東區及北區試辦環保外送服務。 消費者可於訂餐頁面選擇使用循環容器出餐,餐後歸還至循環容器歸還點,即可取得30元訂餐優惠碼,下次消費滿100元即可折抵。 環保局報告為避免黑心油品事件再起及強化食品安全措施,在今年度將持續辦理餐廳、小吃店、攤商及夜市產出廢食用油之稽查作業,以及廢食用油流向勾稽等工作,藉以強化廢食用油品管理,確保廢食用油不污染環境或流入食用油市場,並促進事業產出之廢食用油,進入合法回收再利用體系。 金門衛生局報告有關加強外燴業者管理表示,去年度共計查核輔導外燴業者二十家次,其中輔導改善家次為十二家次;並於今年一月下旬會同政風處、消保官、建設處、觀光處及環保局至宴席及團餐餐廳進行聯合稽查,現場針對年菜製造環境衛生、年節食品的來源、標示等進行輔導。 另,為加強業者對於食品安全衛生相關注意事項等知識,現場發送宣導手冊、單張及海報等資料,強化地區業者食品安全相關知識,以提升地區食品衛生品質。 有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實施「行政機關、學校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水作業指引」,彰化縣訂於111年7月至12月為試辦期,111年12月31日實施,請查照。 環保局長謝世傑說,受疫情影響,一次性餐具使用量爆增,110年1月至8月全市紙容器回收量達6,732公噸,較去年提升約15%,現今疫情降級,希望民眾以行動支持臺南減廢日,民眾與店家共同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塑膠吸管業者面臨生存大考驗,多個國家與城市以污染環境為由,呼籲店家和消費者棄用吸管,台灣也有逐步全面禁用的打算。 世界經濟論壇曾發布報告警告,到了2050年,海洋塑膠垃圾的重量會超越全球海洋魚類,吸管便是其中一大禍首,因為絕大部分從未回收。 歐盟積極推動2030年前禁用一次性塑膠產品,吸管也包含在內,部分會員國甚至加快腳步將禁用時程提前。
臺南減廢日,一開始規劃為每月1號,沒想到許多參與的店家都自行加碼,不只每月1號提供優惠,有的每週提供一天優惠,甚至常態性的天天提供優惠,以行動表達支持環保、減少產生廢棄物。 與2019年之數據進行年度比較,去年未上榜的三商餐飲,今年排名來到第六名,而長榮空廚、華膳空廚、高雄空廚等航空餐旅業者受到疫情影響,在今年則均跌出榜外。 年營收變化方面,2020年多數業者營業收入皆較2019年有所下滑,而亞洲藏壽司、路易莎、豆府及揚秦等業者,則因為積極展店,門市數量擴張,營收呈現成長趨勢,成長率均在10%以上。 宋宜臻坦言,要達到商業模式可營利還要再努力,目前主要是靠大型活動使用環保餐具賺錢,但兩人的環保理念這次能被環保署看中,由環保署出資協助建立回收體系,兩人非常高興。 報導指出,好盒器是由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的宋宜臻、李翊禾兩人共同創辦,一開始是從台南的正興街3家飲料業者共同使用可循環使用的玻璃杯開始,經過3年的努力,目前循環體系已擴大到台南東區、中西區的餐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