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就業通 找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的跨國界監管疫情之難處 事實上,不管疫情發展的趨勢如何,未來不可抗力因素仍然會發生,因此遠程辦公或居家工作或許將是未來的新工作模式。 疫情成為企業數位化的最大推手,驅動了企業數位化速度及數位人才的超前部署。 多元彈性的工作模式與視訊會議將是當道,將改變工作與生活的結合與平衡。 無論如何,在制定疫情期間的績效管理制度時,應當事先確立操作標準,例如:上下班刷卡時間、工資與加班費標準、延長工作時間(加班時間)的認定、工作回報制度的建立、確立遠距工作的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等等。 目前,台灣與大陸兩地往返仍各需要14天的隔離檢疫期(共28天)。 企業派遣台幹赴陸或台幹返台休假均受影響,只能盡量減少人員於大陸進出,視業務特殊情形以專案方式核准員工往返大陸。 因疫情嚴重,許多國家限制中國大陸人士前往,也停止直航的班機,使得仰賴陸幹管理東南亞工廠的公司也面臨相當的困境。 如果中國籍員工沒有辦法及時回到越南等地區,可以先將大陸地區的台幹調到越南支援;讓當地優秀的東南亞幹部先做代理;透過獎勵方式找回已離職的主管。 2.培育旅館技術與服務人才:培養具備旅館管理的服務知識及技能、專業英日語能力及人文素養之基礎管理人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隨著各國解封逐漸走到盡頭,但經濟衝擊仍需要一段時間消化,加上美中關係不佳,美國貿易型態出現改變,專家認為,在出口管制措施的影響下,科技與半導體領域可能會先脫鉤,但整體而言,美國降低對大陸的依賴,但還沒有到脫鉤的程度,只是未來會更多元化。 外燴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大陸晶片業設下嚴格出口管制措施,限制晶片生產設備銷陸,以牽制晶片業發展的手段,打擊高科技、軍事實力進步的速度,但大陸專家不擔心研發與生產受到阻礙,狠虧曝光機沒有神秘的技術,有信心國內自行研發的設備能補足空缺,透過技術突破美國封鎖。 大陸記憶體大廠長江存儲遭美國列入實體清單,業務受到嚴重打擊,被迫縮編減少人力成本。 此外,本系延聘業界具實務經驗擔任師資,隨時結合餐旅新穎性、實務性較高之教學設備,以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 房價居高不下,加上央行4度升息,使得房貸族壓力更大,以1500萬貸25年而言,一年得多付4萬多元,民眾如何理財也成為必須學會的課題,就有網友發文詢問要「先付房貸還是先存股」,立刻掀起熱議,多數網友仍建議先買房,也有人提醒要顧好現金流,建議「同步進行」。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日前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質疑還否還活著,克里姆林宮隨即駁斥外界臆測。 英媒披露,普丁周三(25日)現身莫斯科大學與學生們合照,但被抓包腳下穿增高鞋,至少增加1英吋高度,瞬間成為全球最大爆點。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春節時產線仍持續運作,因此仍須部分工程師加班,本應會感到不願意,但有工程師透露,曾聽說大家搶著過年上班,因加班費豐厚,光是加班費加上紅包、春節期間薪水3倍,一天就能領萬元,根本「難以拒絕」。 小編今(29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 十天年假即將結束,明天(30日)台股將開紅盤,市場看好外資持續回補台股,加上年假期間,美股表現火燙,有望刺激台股向上攻堅,先前受外資青睞的個股也成為矚目焦點。 學生畢業之出路相當廣泛,除上述餐飲、飯店及觀光休閒相關產業之就業途徑外,亦可取得高普考資格進入各級政府機關任職。 貨櫃航運業2023年面臨三大挑戰,全球貿易下滑、運價崩跌、新船激增,運價已快速下滑到接近2015~2019年平均數,部分國際機構、航運大老示警,除非船公司大幅調整運力,否則運價戰繼續打,美西、歐洲等航線盈虧線難守,船公司獲利將大幅縮水,小船公司恐出現虧損。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政府還稅於民,每人將普發現金6000元,至於民眾何時可拿到? 預期最快2月底或3月初發放,至於領取方式包括透過網路提供帳戶、ATM領取或郵局臨櫃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