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燴報備要確實,熱鬧歡慶健康吃,春節團圓人不圓 台灣法律網-劉孟錦律師事務所 採用質性的研究方法,設計與外燴流程規劃、食品防禦及食品安全相關的訪談大綱,進行半結構之深度訪談,研究對象採效標取樣,訪談產、官、學、軍四方面專業人士共計8位,並且輔以所收集之相關資料。 臺北市衛生局說明,每年年初會統一公布食安自治條例新政策,針對公司行號在歲末年終常委託外燴業者辦理尾牙、春酒活動。 餐飲業烹調從業人員持有烹調技術證及烘焙業持有烘焙食品技術士證之比率,應符合食品業者專門職業或技術證照人員設置及管理辦法之規定。 餐飲業健康飲食菜單規劃與行銷之探討。 載於第七屆餐飲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台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由研究中發現人為蓄意的污染佔大多數的原因, 雖然利用污染食品為手段,其並非一定要造成喪失生命的目的,但是卻可以引起人們的恐懼,造成公共健康的影響,引起公眾的焦慮或社會的動盪不安。 一、洗滌場所應有充足之流動自來水,並具有洗滌、沖洗及有效殺菌三項功能之餐具洗滌殺菌設施;水龍頭高度應高於水槽滿水位高度,防水逆流污染;無充足之流動自來水者,應提供用畢即行丟棄之餐具。 (二)前述需持有中餐烹調技術士證之從業人員,應加入當地縣﹑市之餐飲相關公(工)會,並由當地衛生主管機關認可之公(工)會發給廚師證書。 外燴 呷飽、呷好、呷巧---台灣辦桌菜單設計變遷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 安全「食」尚的堡壘—全球食品安全發展趨勢。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全球綠色商機與農業發展趨勢,34(3),24-29。 飯店營養師的工作主軸為執行食品安全管制系統及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稽查內外場衛生環境缺失、關注食品衛生安全相關法規及時事,並不時在館內舉辦教育訓練和館內同仁分享執行食品安全重要性,讓大家凝聚共識,一同維護食品安全。 而飯店也會不定時接大型外燴宴席,因此在舉辦大型外燴(參加人數大於200人)前,應向當地衛生局報備及廚房場所稽查。 當日進行外燴時,衛生局也會至外燴現場查核,營養師也須在現場將事先準備好的相關資料交給衛生局查核,同時在現場把關內外場人員合乎HACCP及GHP規範。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自105年4月20日公告轄內觀光旅館及20桌以上中式筵席餐廳辦理200人以上外燴應事前報備。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說明,「外燴」就是俗稱的「辦桌」,是指總鋪師將廚房器具、食材、人員搬到客戶的指定地點,多半在戶外搭起棚架或地方活動中心現場擺設筵席、烹調餐點、裝盤上桌給宴客享用。 因為外燴活動的操作環境與食材保鮮處理,不像室內環境完善,希望業者落實3日前報備,讓衛生局能夠在活動當日事前稽查,現場輔導業者製備過程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材的冷藏、熱存溫度等均應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規定,以達到「預防性稽查」的目的,降低事後疑似食品中毒案件發生的機率。 106年1月查獲「甲天下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北路分公司(市招:海霸王,以下簡稱:海霸王餐廳)」未於外燴活動3日前報備,經臺北市衛生局依《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第14條規定輔導並開立勸導單後,仍未及時報備,致無法預防性稽查,連續2次違規,依同條例第19條得處分新臺幣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 研究結果顯示外燴流程規劃包含6個基本項目:前期溝通、試菜及簽約、菜單設計、設備確認及場地規劃、團隊溝通與協調、追蹤記錄與成本結算。 食品防禦有2個項目:人為蓄意及外界異物入侵。 食品安全則包含9個項目:食品保存、完善的管理及儲存系統、了解食品性質、食品製備(時間與溫度控制)、避免污染(食品衛生安全)、人員訓練與個人衛生、器具及環境清潔、檢體採樣化驗、食品供應。 〔記者謝佳君/台北報導〕台北市衛生局今天預告觀光旅館(含國際觀光旅館及一般觀光旅館)及20桌以上中式筵席餐廳,在台北市辦理200人以上的外燴餐飲時,應於3天前向衛生局報備,內容包括委辦者、承辦者、辦理地點、參加人數及菜單。 這項預告將進行14天預告評論期,徵求各界意見。 李志恆,游雯靜(2006b)。 美國藥物食品管理百年史的啟示與省思—食品安全問題探討(下)。 衛生報導,128,28-31。 李志恆,游雯靜(2006a)。 美國藥物食品管理百年史的啟示與省思—食品安全問題探討(上)。 衛生報導,127,36-39。 西式Buffet因美味便利,成為聚餐外燴熱門選擇,卻也因品質難以掌握,食物中毒事件層出不窮,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長王明理表示,西式Buffet以壽司、蛋糕、沙拉等輕食為主,但因餐點為事前製作,製作過程及運送難以掌握,加上用餐時間常延遲,也間接提升食物中毒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