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蕭條!去年營業額寫新低 團膳類最慘 產業熱點 產業 經濟日報 房價居高不下,加上央行4度升息,使得房貸族壓力更大,以1500萬貸25年而言,一年得多付4萬多元,民眾如何理財也成為必須學會的課題,就有網友發文詢問要「先付房貸還是先存股」,立刻掀起熱議,多數網友仍建議先買房,也有人提醒要顧好現金流,建議「同步進行」。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日前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質疑還否還活著,克里姆林宮隨即駁斥外界臆測。 英媒披露,普丁周三(25日)現身莫斯科大學與學生們合照,但被抓包腳下穿增高鞋,至少增加1英吋高度,瞬間成為全球最大爆點。 許多人投資股市,會用定期定額、定期不定額等方式來存股,有媒體去問了7家投資機構,整理出2023年法人推薦的新存股名單,共11個名單裡面,有哪些更值得關注的? 在餐飲業銷售額方面,自104年的4,425億元,成長至108年的5,711億元,於106年首度突破5,000億元(詳見圖3),每年銷售額皆有所成長,年均成長率為6.6%。 2021年5月開始全臺進入疫情三級警戒,餐飲業首當其衝,餐飲場所禁止內用,用餐管制措施更加嚴格,為因應此波限制,餐飲業者亦紛紛祭出因應措施。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110年報告指出,110年餐飲業者加入外送平台的比例為51.6%,相較於109年成長了12.4個百分點,且根據台灣趨勢研究於2021年所做的「第三級警戒下防疫新生活調查」指出,六成民眾在三級疫情期間曾經使用外送服務平台,外送平台成為疫情下,民眾減少餐廳內用的方式之一。 2020年排名第六名之饗賓餐旅,因在2020年下半年業績回穩,當年行業營收仍繳出4.04%的成長幅度。 雖2021年疫情衝擊導致該公司經營之餐廳亦因暫停內用服務而大幅影響業績表現,但該公司表示仍將持續展店計畫。 此外,饗賓餐旅亦著手發展IT系統,從B2C建立會員系統、外送系統及電商系統,進而發展至B2B,整合人資、採購、生產等系統,積極朝數位科技化餐飲業邁進,並計畫2024年股票掛牌上市。 根據上述分析結果可知,近年來餐飲業的受僱員工人數、企業家數及銷售額均呈現逐年成長趨勢,我國民眾消費及飲食習慣轉變,加上頂客族及單身人口的增加,使得外食人口也隨之成長,而社群平台的資訊擴散效應、外送電商平台興起及美食觀光,帶動餐飲業消費需求擴增,亦連帶影響餐飲業整體營收。 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物聯網已經徹低改變了人們工作與社交的生活方式,ADESSO也將迎接智慧家庭時代,提供給零距離、無界限的專業服務,目前也已朝向智慧家庭攝影機、人臉辨識攝影機的應用發展。 由於疫情帶動更多人轉往線上購物,ADESSO過去因著重在經銷商通路,已具備成熟且高品質、高產量、短交期的經營模式。 其中以餐食業家數占比最高,2020年來到125,791家,占餐飲業81.85%,年成長率4.95%;但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家數2020年則較2019年減少26家,近三年皆呈現衰退,詳見《表二》。 各主要國家餐飲市場復甦時間較零售業長:美國疫苗施打較亞洲國家早,餐飲業率先於2021年回到疫情前水準,今年1-10月較2019年同期成長32.4%。 南韓和我國至2021年仍未回復疫前水準,惟自今年1-10月營業額合計已回到疫情前水準,分別增加8.3%及4.0%。 一直活躍於餐飲業的提克斯國際社,其實也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實踐家。 雖人們總說「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但很多人仍會覺得要等企業擁有能力、擁有更多資源時才有展現企業社會責任之必要,但提克斯自創始之初便一直抱持著「為善循環」這樣的信念前進。 傳統上,餐廳一季調整一次菜單,但從漢來集團二月中便當正式開賣至今,已迭代過兩次,並將在3月27號再推出3.0版,「未來就算有5.0版也不奇怪,」周裕翔表示。 「我們很務實的想,怎麼樣才能馬上有營收?」漢來美食業務督導李孟栩表示,內部當然也有過掙扎,包括賣便當,會否破壞品牌形象? 中華車說明,e-VERYCA 是目前唯一的商用電動車品牌,採用與 BMW 同等級 Samsung SDI 電池,行駛里程足以供應趴趴走美食工坊外送範圍。 5.本部持續強化零售及餐飲業數位轉型競爭力:為積極協助業者提升營業績效及數位競爭力,本部持續推動零售、餐飲等服務業者運用雲端解決方案等數位工具蒐集及共享數據,並運用數據回饋驅動中小型零售、餐飲等服務業者數位轉型,以發展新商業模式、拓展新市場。 疫情加速餐飲市場的變化,也導致消費者行為與偏好產生改變,在市場競爭與疫情的催化下,餐飲業者必須正視數位轉型議題,經營重點逐漸導向服務價值的提升,借助科技提升服務水準。 例如日本東利多控股出資的「Ghost restaurant研究所」,藉由提高共通性食材利用率、削減實體店鋪運營成本的做法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效。 而台灣各類型新創雲端餐廳也正蓬勃發展,例如Just Kitchen、蜂鳥食堂、生活倉廚等,成為疫情下外送平台產業生態圈中具備豐沛發展活力的族群。 台灣外送產業雖然迎來爆發性成長,但同時我們也觀測到外送平台每單消費金額持續降低,對於由餐廳、平台以及外送員共同支撐起的產業生態圈形成嚴峻挑戰。 外燴 Uber Eats美加負責人也不避諱地指出,不同於過去專注於獨家合作餐廳的策略,目前更希望的是「架構出永續的經營模式」,在合理的利潤空間下,摸索出與合作夥伴以及用戶間互惠互利的良性關係。 COVID-19疫情自全球爆發以來,在國內有3波較明顯的疫情高峰,分別為2020年3-5月、2021年5-8月及2022年4月起至今,其中以第2波疫情管制較為嚴格,因而內需受創相對較大,今年確診病例雖創新高,惟隨疫苗接種普及,加上國人逐漸接受與病毒共存,管制措施逐步鬆綁,人潮逐漸回流,多項內需指標回溫。 總部設在美國生技聚落聖地牙哥的百進生技(BioLegend),擁有全球流式細胞儀檢測市占第一的地位;而這家公司的創辦人,竟然是苗栗出身的台灣人賴正光。 過去幾年,美中關係不佳,尤其在高科技領域,大陸遭到美國強力制裁,南華早報撰文分析指出,從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上大陸參展的單位就可以觀察到,美中科技戰已經造成損失,雙方關係更是很難修復。 許多人努力工作,嚮往退休後能過好生活,也時常會聽到人們想搬到鄉村去悠閒度日,不過近來有彰化網友認真考慮「退休要搬到台北」,主要考量交通、醫療、捷運和空氣等因素,請網友推薦地區,讓其他人感到相當驚訝,不過也有人直呼「超級正常」,主因台北有全台灣最強的醫療資源,免得中南部長輩北上就醫,奔波勞累。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於105年頒布之「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10次修訂之定義,「餐飲業」係指「從事調理餐食或飲料供立即食用或飲用之行業」,且餐飲外帶外送、餐飲承包等亦歸入本類。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於110年頒布「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11次修訂之定義,「餐飲業」係指「從事調理餐食或飲料供立即食用或飲用之行業」,且餐飲外帶外送、餐飲承包等亦歸入本類。 「行業標準分類」中又將餐飲業進一步細分為餐食業、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及飲料業,各細業別之定義如下表所示。 受疫情影響,進口原物料價格、國際運輸時間及費用皆不穩定,壓縮餐飲業者利潤,也迫使業者將經營成本反映在商品售價上,2021年開始陸續有業者宣布調漲。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居家辦公、居家上班時間比例增加,各國企業也紛紛改採遠距視訊,帶動求學、工作所需的電子設備需求爆增。 當疫情打亂全球供應鏈節奏,ADESSO已做好充分準備,以堅實的研發團隊、穩定的行銷通路,快速掌握發展契機,當世界亂了腳步之際,逆風翻盤,公司營收大幅提升近4倍之多。 所幸古紹崙已累積相當紮實的專業能力,加上親友力挺,及時挹注資金,順利走出創業陣痛期,自此ADESSO逐漸步上經營軌道,並開啟一波躍進式成長,營業額也從原本的200萬美金,大幅成長25倍至5,000萬美金,公司也從成立之初的6名員工,明年已計畫在全球各分公司擴增到100位工作夥伴,產品線也已突破300項。 亮眼的經營績效,讓ADESSO在2008年被票選為美國前5000營業額快速成長的私人企業之一(電腦硬體類名列43名),2010年-2011年再被票選為持續獲利的百大中小型企業。 其中一項較可行的產業發展路徑為以雲端餐廳結合外送平台的模式,藉由降低店面租金、外場薪資與食材分別採購費用換取較大的獲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