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行銷不只是小編 行銷人應該如何看待social Media? 科技人筆記 Podcast 我們的專業在於讓好的產品在網路上得到曝光與關注,結合網路媒體資源,讓消費者可以更輕易地搜尋到好產品的資訊。 社群媒體的流量必須透過CTA(call to action)來提升轉換,根據轉換的目標不同,CTA可以是Landing Page、官方網站、網路商城等連結,將流量從社群導向目標網站,提升品牌的轉換率。 塑造貴品牌機智風趣的一面,但務必確保不會冒犯他人。 有幾個好用的相片編輯工具能製出適合分享的相片,像是 Pixlr Editor、Statigram、Infogr.am 及 Canva。 若您正在為產品拍攝相片,順便跟上社群媒體的創意潮流吧。 此外,還必須確保他們能夠產出引人入勝的內容,而這也意味著要有更多留言和「讚」數。 他們也應能與目標受眾打成一片,並進行雙向的互動交流。 能將訊息個人化的公司較能從客戶身上獲得較佳的反應。 你每在一個社群平台上面設置你企業的檔案,就是在蓋一個讓別人可以進入到你的網站的大門,並且每個你 po 的內容都是另一個去得到新的顧客的機會。 社群媒體就很像是集結著各種背景和行為的人的大熔爐。 以實際的粉絲或朋友數取代較難預估的點閱數:以前我們總喜歡用點閱數來評估一個網站的熱門與否。 實然點閱數除了不好預估之外,更重要的是點閱數常常是來的快、去的也快。 是故,透過粉絲或朋友數的觀念,把點閱數轉換成更實質可估算的社群數值。 當您發任何訊息時,這些朋友或粉絲數的百分比就成了您可估算的點閱率,如此的計算方式會更加的精確與務實。 隨時與跟隨者保持線上聯繫關係:由於社群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核心是朋友與粉絲的概念,當您與網友成為朋友或粉絲時,所象徵的意義是,彼此之間繫結了一條持續連結的細線。 透過社群媒體行銷,不但可以和消費者間形成對話,建立消費者的信賴感及忠誠度,同時可以建立品牌形象,與競爭品牌做區隔,進而達到產品銷售的目標。 最重要的是,社群媒體行銷 所需要的成本不高,很適合做利基市場的產品行銷。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的全球使用人數已突破3億,在台灣更有爆炸性成長,由於容易上手與成長速度,因此在極短的時間內立即風靡各領域,目前使用人數已經超過五百多萬人。 個人與許多企業也都在此平台上建立自己的粉絲專頁,或透過社團來尋找相同喜好的潛在消費者,透過社交網路的力量來尋找商機與行銷商品的機會。 大部分的社群媒體都會提供數據統計的服務,可以透過後台的數據統計,分析行銷策略的成效,觀察不同的內容、素材、發布時間等對行銷成效的影響,進而調整社群行銷策略,維持穩定的社群行銷成效。 社群行銷是各大企業及品牌在規劃行銷策略時,不容忽視的市場,加上現在社群媒體建立粉絲專頁或是官方網站的門檻不高,競爭也更加激烈,究竟要如何經營社群媒體,才能創造良好的行銷成效? 在經營社群之前,先了解社群媒體的定義及優勢,思考社群經營可以為品牌帶來什麼好處,才能規劃出最有利的社群行銷策略。 業務範圍包括整合行銷、SEO、品牌策略、社群經營與口碑操作。 在台灣,7-Eleven粉絲數已破百萬人,並打入全球臉書零售品牌第10名,是台灣企業少見傑出的臉書行銷個案。 針對品牌核心價值設定關鍵字標籤,讓使用者可以留下深刻印象。 關注特定標籤的使用者,也能在無數選擇中,找到該品牌的特色。 網路購物通路對顧客價值之研究–以方法目的鏈途徑。 邀請6個主要部落格寫手到Manta及SeaWorld玩; 另外透過比賽,每個寫手可以送出4個免費入園遊玩的機會,以增加網友對PO文的回應率 (網友上網PO文,評論,或留言,都有機會免費入園遊玩)。 現今世代中,企業必須擁有自己的社群媒體帳戶,並透過它來與客戶互動往來。 不過,您必須正確運用社群媒體,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果。 Kobe 是一家幫助企業找到合適影響人的公司,這些影響人會透過社群媒體平台來幫助企業傳播訊息,以下是該公司提供的五個技巧。 近幾年,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細分領域社群產品孕育而生…比如點評類的社群Yelp、大眾點評等等。 然而,作為行銷工作者,如果你只是跟著不同的平台改變自己的使用習慣、消費習慣、資訊獲得的習慣還有社交習慣,而沒有意識到這些現象對行業,由其是廣告、媒體、銷售等市場領域產生的巨大衝擊,那你很可能很快會被淘汰。 另外,設群媒體行銷通常喜歡透過PO文或一些贈品、比賽,希望誘發網友的討論,優化蒐尋引擎的關鍵字排序,進而達到與消費者對話,建立關係/忠誠度等目的。 seo 直銷就是使用DM、 電子郵件、講座等方式,直接產出業績的行銷手法; 而品牌行銷,比較偏向透過廣告、公關、 贊助等, 以建立品牌形象而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