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國門將開、後疫情時代 企業尾牙市場漸復甦 產業熱點 產業 經濟日報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政府還稅於民,每人將普發現金6000元,至於民眾何時可拿到? 預期最快2月底或3月初發放,至於領取方式包括透過網路提供帳戶、ATM領取或郵局臨櫃領取。 聯電(2303)去年第四季雖受半導體庫存去化導致產能利用率下滑至90%,但去年合併營收2,787.05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871.98億元,同步創下歷史新高,每股純益7.09元。 外燴 今年第一季因客戶積極調整庫存,晶圓出貨預估季減17~19%,產能利用率預期降至70%,但晶圓代工價格維持不變。 其中Panasonic北九州松下電工是日本住宅設備第一品牌,TOYO KITCHEN STYLE為日本頂級東洋廚房品牌,全系列產品均為日本原裝進口,其ISOLA系列由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操刀。 同時,郎美囡指出,外送平台高額抽成費用等額外增加的新成本,也迫使餐飲經營型態得做適度調整,並會影響房東們,在市場未見底前,參與其中者宜多方調整,以因應未來市場的變局。 餐飲業:疫情對餐飲業的衝擊明顯較零售業大,2020及2021年全年營收 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 今年上半年受確診人數攀升,影響民眾外出用餐意願,表現尚不穩定,惟下半年隨人潮回流,營業額已超越疫情前水準。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110年報告指出,110年餐飲業者加入外送平台的比例為51.6%,相較於109年成長了12.4個百分點,且根據台灣趨勢研究於2021年所做的「第三級警戒下防疫新生活調查」指出,六成民眾在三級疫情期間曾經使用外送服務平台,外送平台成為疫情下,民眾減少餐廳內用的方式之一。 整體而言,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消費型態的轉變,許多餐飲業者以此為契機發展線上與實體店面同步,或完全以線上為主的經營模式。 原本以經營店內用餐為主的業者,開始導入線上點餐系統來接受線上訂單,或是直接與外送平台業者合作,搭配外送服務將餐點或是商品化的冷凍食品外送到府,同時保留實體店面的經營,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部分業者則將店面租金與人事成本降到最低,只租下廚房區域並只接受線上外送訂單,完全除去實體店面的部分,形成「雲端廚房」、「虛擬餐廳」的線上經營模式。 餐飲業者除了需設法降低內部經營壓力,其面對的外部競爭壓力以及消費者行為的轉變亦不容忽視。 為了增加收入,民國54年開始,傍晚在安平運河路一帶賣擔仔麵,清晨則在阿公的木炭攤旁,搭起點心攤自製自銷魚丸、魯丸、捲仔、炸魚等小吃、配菜。 為迎接下一步更上一層樓,袁昶平已投資新台幣20億元,在台中市北屯十期重劃區興建葳格高中部、高職部,設立餐飲旅遊相關科系,大量培育兩岸餐飲旅遊人才。 除了自助餐生意,金錢豹還提供宴會、婚宴、會所、外燴等,提升附加價值。 譬如,自創的「金璨婚禮」連鎖婚宴品牌,以自助餐取代桌菜,讓西式的自助型婚宴,愈來愈為大陸人認同。 年營收變化方面,餐飲業者營業收入除了開曼美食達人、王品餐飲、華膳空廚有略微下降之外,其餘業者營業收入皆較2018年成長,整體而言,2019年營收成長率趨緩,無營收成長率超過五成之業者。 在高度競爭的壓力下,加上疫情帶來的消費者行為改變,餐飲業的競爭環境愈趨激烈,經營者如何改變經營模式,提供不同於以往的傳統服務來創造競爭優勢,勢必為一大挑戰。 在業者家數方面,我國餐飲業之家數在過去5年呈現逐年增加的現象(詳見圖2),106年為13萬家,近年來逐漸成長,至110年成長為16萬138家,年均成長率為4.0%。 不過,隨機挑選全台 sixteen 間推出「婚宴專案」的業者調查發現,「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及「日月潭涵碧樓酒店」收取 three 成訂金;「太魯閣晶英酒店」則收 5 成,皆超過範本規定的 2 成上限。 疫情解封後,各主要國家網購消費力道仍在:受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外 出,消費方式移往線上,各主要國家無店面零售業營業額在2020年皆呈現大幅成長態勢,占整體零售業營業額比重亦明顯提升。 然而隨全球疫情衝擊逐漸淡化,實體店面營收逐步回升,網路購物年成長幅度放緩,占零售業比重則呈持平或略為下降趨勢。 5.本部持續強化零售及餐飲業數位轉型競爭力:為積極協助業者提升營業績效及數位競爭力,本部持續推動零售、餐飲等服務業者運用雲端解決方案等數位工具蒐集及共享數據,並運用數據回饋驅動中小型零售、餐飲等服務業者數位轉型,以發展新商業模式、拓展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