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litical system of india (184)
餐飲業拚外送外燴 不再是救急
民間消費方面,隨疫情趨於常態化,消費人潮回流,加上部分進口車到港及週年慶集客效應,帶動10月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雙創歷年同月新高,分別年增2.1%及13.8%。 疫情亦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經營型態雲端化成為趨勢,餐飲業者也為此嘗試發展新型態的經營模式,將經營觸角延伸至線上。
同時據社科院的統計數據顯示,餐飲行業去年消費總額約3500億,高端餐飲占到了約1000億,在這樣一個體量之下,高端餐飲的增長率依然達到了年增長8%。 LINE 購物是匯集購物情報與商品資訊的整合性平台,商品資料更新會有時間差,請務必點擊商品至各合作網路商家,確認現售價與購物條件,一切資訊以合作廠商網頁為準。
受全球經貿成長力道趨緩影響,我國10月出口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0.5%、3.4%。 對餐飲業來說,疫情將成新常態,如何思考客戶的習性與提高黏著度、更適宜的外送產品組合與包裝、互補性商品結合成Total Solution、電商與實體通路比重的調整,是未來成功之道。 在市場競爭與疫情影響的夾擊下,餐飲業汰弱留強的態勢更為明顯,業者不得不開始正視數位轉型議題。 然而轉型並非一蹴可幾,除了需要一定的資金,還需要完善的規劃與有效的執行,即便是選擇與第三方餐飲外送平台合作,仍需要面對平台抽成的成本壓力、平台中眾多餐飲業者競爭等問題。
但109年銷售額成長率僅0.6%,較108年成長率下降了4.6%,可見在疫情的衝擊下,餐飲業的銷售額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使得成長趨緩,但是靠著外送與外帶市場以及冷凍餐食在線上線下通路販售,使餐飲業的銷售額仍有微幅增加。 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減少外出,消費行為也開始轉變,在外用餐與聚會的頻率下降,由於餐飲業主要是以現場提供餐食的方式來經營,店內用餐消費的驟減,直接地影響了餐飲業的營收。 外燴 然而俏江南、湘鄂情、淨雅等高端餐飲企業們,卻一直陷入一種船大難帶掉頭的處境之中,難以在短時間內對接全新的消費群體。 盲目地向大衆化餐飲轉型,迅速拉低了品牌形象和美譽度,失去了既有消費的同時也未能贏得新消費群體的認可。 加之餐飲行業租金高、人工成本高、原材料耗費高的現實,盲目的大衆化轉型難以獲得應有效果。
通路面:商業4.0已進化到全通路時代,除實體通路外,餐飲業首重發展電子商務及外送服務。 以某牛肉麵公司為例,二代接班發展乾料牛肉產品,除在自家官網,更同步於各大電子商務平台上銷售,或透過直播、粉絲團、FB、IG等,亦為擴展數位行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