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外送平台、擴展外燴、跨足伴手禮 拓客源 餐飲成飯店吸金引擎 A5 話題 20200120 工商時報 大成集團在餐飲商場營運方面以策略聯盟方式,在兩岸與國際港台知名餐飲品牌合作,一同開拓市場,持續引進多元化美味饗宴,引領美食市場,創造一波又一波嶄新潮流。 大成以每年五百萬噸黃豆、玉米及小麥採購規模,是東亞地區大宗原料重要的使用者,引進現代化生產設備,全程電腦監控,結合生物科技與營養配方,提供肉雞、蛋雞、鴨、豬、反芻動物、水產品等高飼效、高品質的飼料,是台灣最大的飼料領導品牌,現在中國大陸、越南也擁有多座飼料廠。 外燴 尤其雖然台灣整體外送市場規模激烈膨脹,但每單消費金額近兩年卻不斷下滑,2020年3月份更跌破新台幣200元,窮忙隱憂猶如芒刺在背。 通路業者除賣商品外,也越來越強調給消費者不同的服務,像是家樂福更推出外繪服務,不僅熟食、點心、飲料都能量身訂作,甚至連新鮮現切料理都有。 而全家旗下電商平台「全家行動購」瞄準結婚商機,觀察消費者需求,集結各項婚禮周邊需求,推出全台首創預購服務「marry me」。 除了實體門市外,提克斯國際積極布局虛擬通路,開啟甜點伴手禮的網路電商市場,無遠弗屆的伴手禮配送服務及貼心入微的積極態度,更是讓許多粉絲讚譽有加。 日前受到ITAC中華民國國際貿易協會肯定為2017年年度最具潛力的台灣百大新企業,更獲頒「華人第一品牌」金質獎牌以資鼓勵,對於開業至今即將邁入五周年的提克斯國際團隊表示,對於在五周年前夕獲得此等殊榮感到喜出望外,將更謙卑的持續努力邁進。 近年基本工資逐年調漲,增加餐飲業者的經營壓力;而餐飲業屬高勞力密集型、低技術門檻之產業,難以避免人員流失之問題;另受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導致食材成本上揚,因此如何做好內部成本控制,減少經營壓力,為餐飲業者須面對之課題。 另一方面,隨著民眾健康意識抬頭,以及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加上消費者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提高,健康飲食風氣興起,植物肉、燕麥奶等植物性餐食逐漸出現在市場上,例如:「八方雲集」推出植物肉水餃;肉品大廠「大成」跨足植物肉市場,旗下勝博殿、檀島等品牌皆推出新創肉菜單。 目前市場上對植物性餐食的接受度不一,植物性餐食是否能從小眾市場邁向大眾商機,成為未來餐飲趨勢仍有待觀察。 綜上所述,疫情爆發重創餐飲業經營,整體餐飲業營業收入減少,在營業家數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同業之間的競爭狀況將持續升溫。 此外,除面臨業者彼此之間的激烈競爭,根據經濟部110年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結果顯示,營業成本、食材、人事及租金等成本上升亦為餐飲業者所面臨之困境。 而2020年初次嘗試跨足外帶外送服務的inline,同樣擁有知名百貨集團新光三越的投資支持。 台灣外送平台滲透率(外送平台在整體餐飲產業中的占比)由2019年初的0.24%,至2019年底已攀升至1.02%。 2020年疫情意外爆發,能夠延伸觸及消費者的「配送到宅服務」成為餐飲與零售業者的必備選項,帶動台灣外送平台消費金額於2020上半年同期成長近300%、單季消費金額也首度突破30億新台幣、單季消費筆數超過1,500萬筆,外送平台滲透率更是於2020年4月份創下2.79%的歷史新高。 會中,田媽媽頂鮮餐廳主廚孫基興並端出外燴業者以石斑魚為食材,量身打造的6道海鮮料理,包括「香煎石斑菲力」、「樹子冬瓜蒸石斑」、「鹹酥石斑魚柳」和「養生藥膳石斑魚片涮涮鍋」等,令現場民眾垂涎欲滴。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於105年頒布之「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10次修訂之定義,「餐飲業」係指「從事調理餐食或飲料供立即食用或飲用之行業」,且餐飲外帶外送、餐飲承包等亦歸入本類。 飯店業者提高餐飲收入的策略包括:1.餐廳改裝,2.菜單推陳出新頻率增加,3.增加客座場次與頻率,4.開拓外燴市場,5.擴大搶攻婚宴商機,6.爭取各商會協會商務聚餐訂單,7.搶進食品零售市場,8.與外送平台合作,9.搶進伴手禮市場,10.與精品或發卡銀行結盟開拓多元銷售通路。 面對國內餐飲市場趨向飽和的情況下,臺灣餐飲品牌陸續前往海外布局,其中以中國為主要發展之市場,卻因近年來兩岸關係陷入僵化,加深經營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 然而,隨著新南向政策的推動,臺灣餐飲品牌業者亦紛紛轉向東南亞布局,藉此擴展市場版圖;其中臺灣手搖飲料品牌可謂是海外布局的領航業者,不僅已在東南亞市場站穩一席之地,隨著近年颳起的珍奶熱潮,也陸續插旗日韓、歐美等市場。 在PichaEats成立之始,團隊便獲得來自馬國新創資助平台MaGIC(Malaysian Global Innovation & Creativity Centre)的創業輔導和資金,讓PichaEats在成立不到6個月就開始獲利。 站穩腳步後,PichaEats便積極拓展團隊規模並持續尋求外部資金,也陸續獲得來自芝華士創投(Chivas Ventures)和安聯集團的資助和經營輔導,讓PichaEats得以在短時間內奠定良好的組織基礎,有助於之後的商業發展。 「很多人訝異為何我們花時間讀完大學,卻來當餐飲服務生,」林月金(Kim Lim)自我調侃地說。 2016年,林月金、林淑嫻與李瑞鈴共同成立社會企業PichaEats,透過餐飲外送平台,協助在馬來西亞的國際難民取得經濟來源。 因此經營者如何運用營運資源,不斷將產品及服務創新滿足消費者需求,在劇烈競爭壓力及成本控制中創造競爭優勢,於產業競爭中屹立不搖,形成當前一大挑戰。 與2019年之數據進行年度比較,去年未上榜的三商餐飲,今年排名來到第六名,而長榮空廚、華膳空廚、高雄空廚等航空餐旅業者受到疫情影響,在今年則均跌出榜外。 年營收變化方面,2020年多數業者營業收入皆較2019年有所下滑,而亞洲藏壽司、路易莎、豆府及揚秦等業者,則因為積極展店,門市數量擴張,營收呈現成長趨勢,成長率均在10%以上。 取代一般國家政府對待難民的慈善救濟模式,PichaEats提供的是能徹底解決難民生計問題的永續經營模式,讓難民成為經濟成長的貢獻者,而不是社會的負擔;更能藉由經濟灌溉教育,提升難民的長期經濟地位。 PichaEats曾在開齋月期間舉辦超過120場開放廚房活動,邀請消費者和合作企業踏進難民家庭的廚房並共餐,讓馬國民眾有機會體驗難民的生活樣貌,增進社會不同族群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