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發展趨勢2022年-台灣趨勢研究 展望後疫情時代,提供多元化服務,著重顧客服務體驗,並邁向數位轉型,將是搶佔先機、提升競爭力之關鍵。 其次為行動支付增加4.8個百分點,主因大型零售業者陸續推出專屬的行動支付工具,加上民眾因疫情提高行動支付使用率。 餐飲業者加速外送服務及數位轉型:疫情催生餐飲業提供外送服務,今年5月餐飲業提供「宅配或外送(含加入外送平台)」之家數占比64.6%,較疫情前(2019年4月)增加21.3個百分點。 餐飲業做為國人最喜歡的微型創業型態,營收表現充分反映一般民眾的消費能力與市況。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餐飲業營收在2019年前多呈現穩定成長,但2020年因疫情出現反轉,2021年尚未恢復元氣,三級警戒更讓業者叫苦連天。 雲品國際總經理丁原偉說,今年尾牙春酒市場有3大趨勢,第一是提前開賣,第二為企業預算提高,桌價與桌數價量齊揚,第三則是因應企業規模大小,尾牙型態更多元。 雖部分國家第三季經濟數據優於預期,惟在全球續處通膨、升息、疫情及俄烏戰爭影響下,經濟成長力道仍弛緩,IHS Markit 11月15日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2.9%,較上月微調0.1個百分點。 專攻高價鍋物的橘色餐飲集團執行長袁保華認為,考量成本、品質、效益,把鍋物帶出店面的「小外燴」可能成為新趨勢。 但是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顯示,盡管目前北京的金錢豹門店已全部關閉,與金錢豹相關的公司,大多已經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目前金錢豹門店官司纏身,拖欠供應商貨款、消費者預付卡卡費的情況仍未解決,這些都將成爲金錢豹未來發展過程中的阻礙。 17年前,張鑑弘眼見父親創立的「世紀西點麵包店」和許多同業一樣,面臨早餐店、速食連鎖、便利商店等新型態競爭者的挑戰,站在轉型與否的抉擇關鍵點上,剛退伍的張鑑弘已嗅到外送、外燴的市場需求,從2台舊車起步,到目前已有18台車隊規模,協助30年老字號成功轉型為年營收破億的中小企業「趴趴走美食工坊」。 一、國外經濟 雖部分國家第三季經濟數據優於預期,惟在全球續處通膨、升息、疫情及俄烏戰爭影響下,經濟成長力道仍弛緩,IHS Markit 外燴 11月15日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2.9%,較上月微調0.1個百分點。 二、國內經濟 受全球經貿成長力道趨緩影響,我國10月出口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0.5%、3.4%。 新冠肺炎疫情使國人微型創業最熱衷的餐飲業衰退嚴重,據經濟部統計,2021年整體餐飲業營收降至近5年低點,又以外燴團膳類降至9年低點最慘。 雖然疫情逐漸趨穩,但過往生活習慣恐難回頭,參與其中者在市場未見底前,均得多方評估、調整因應未來變局。 為迎接下一步更上一層樓,袁昶平已投資新台幣20億元,在台中市北屯十期重劃區興建葳格高中部、高職部,設立餐飲旅遊相關科系,大量培育兩岸餐飲旅遊人才。 除了自助餐生意,金錢豹還提供宴會、婚宴、會所、外燴等,提升附加價值。 譬如,自創的「金璨婚禮」連鎖婚宴品牌,以自助餐取代桌菜,讓西式的自助型婚宴,愈來愈為大陸人認同。 「因為我們老闆(祖籍)是武漢人,抱著回饋的心態來開的,」金錢豹酒店餐飲集團武漢店董事裴雅生,談起武漢店的由來,有一段特別的淵源。 400多道菜一字排開,薈萃中、日、義、法、美、泰等8國料理精華,以及各省絕味美食,任君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餐飲業、餐館、飲料店營業額為5年最低,外燴團膳業營業額最慘,寫下9年新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主因在於外燴團膳業因停班停課,民眾停辦婚禮、尾牙、春酒等活動,導致受創最深。 點擊上面的訂閱键,將表示您同意米其林在以下情形使用您的個人數據:(i)管理您的訂閱(ii)衡量我們營銷活動的績效及分析您與我們的互動與溝通。 除此之外,疫情催化下,宅經濟成為主流,大型餐飲品牌投入電商平台開創另一戰場,例如旗下有饗食天堂、果然匯蔬食等多個吃到飽品牌的「饗賓集團」,推出美食電商平台「饗在家EAT@HOME」;「王品集團」也優化原有的線上零售服務系統,推動「王品瘋美食購物網」。 此外,部分業者為鞏固消費者忠誠度,在疫情期間推出「餐飲訂閱制」服務,消費者可依自身需求,選擇不同餐飲訂閱方案,例如:「瓦城」推出「獨享餐盒訂閱制」、「乾杯」推出雲端燒肉「宅家乾杯」定期購服務,期望透過訂閱制與消費者建立長期互動關係。 另依餐館型態觀察,西式速食、聚餐及日常型餐廳今年1-10月均回到疫情前同期水準,而「宴會型餐廳」今年1-10月營業額仍低於2019年同期。 3.疫情洗禮後零售及餐飲業之蛻變:實體通路業者加速數位轉型:零售業者自疫情爆發以來紛紛積極自建或加入網路購物服務平台,截至今年第3季布局線上銷售管道之家數占比達49.5%,較2019年第4季上升10.9個百分點。 網路銷售額持續攀升,占整體零售業營業額比重由2020年第1季9.2%升至2022年第2季12.4%,第3季因消費者重返實體店購物,拉高實體門市營收規模,雖網路銷售持續成長,但占營收比重降為10.8%。 零售業行動支付使用比率持續提升:觀察2021年零售業消費者付款方式,與疫情前(2019年)相比,以支票、轉帳及匯款增加5.1個百分點最多,主因部分零售業者因應疫情轉往線上平台開設店鋪,或與外送平台合作,收款方式採以支票、轉帳或匯款方式入帳。 餐飲業者除了需設法降低內部經營壓力,其面對的外部競爭壓力以及消費者行為的轉變亦不容忽視。 實體通路業者加速數位轉型:零售業者自疫情爆發以來紛紛積極自建或加入網路購物服務平台,截至今年第3季布局線上銷售管道之家數占比達49.5%,較2019年第4季上升10.9個百分點。 整體而言,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消費型態的轉變,許多餐飲業者以此為契機發展線上與實體店面同步,或完全以線上為主的經營模式。 原本以經營店內用餐為主的業者,開始導入線上點餐系統來接受線上訂單,或是直接與外送平台業者合作,搭配外送服務將餐點或是商品化的冷凍食品外送到府,同時保留實體店面的經營,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但 Gēn Creative 大廚劉世揚認為,這時候卻也最適合回歸餐飲產業的起點,付出關懷,帶動善的循環。 美洲、歐洲、亞洲到南美,江振誠邀請 12 位世界頂尖餐廳大廚共襄盛舉創作的華麗菜單,呈現了大廚們走過疫情的反思、與對一個暢行無礙世界的想念。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專案副理郎美囡分析,雖然疫情逐漸趨緩,但經過3年來不時的警戒調整,許多人生活習慣已大不相同,即使逐漸回歸正軌,過往的生活習慣恐怕也很難回頭。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政府還稅於民,每人將普發現金6000元,至於民眾何時可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