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兩年尾牙市場回來了!三大飯店集團假日幾乎全滿 產業熱點 產業 經濟日報 由此可見,龐大的海外市場將是臺灣餐飲品牌未來的主要戰場,可望為品牌挹注新的成長動能。 而透過與2017年之數據進行年度比較,發現前六名的排行並無變動,開曼美食達人、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連續兩年蟬連前三名之榮譽。 年營收變化方面,餐飲業者營業收入皆較2017年成長,而台灣海底撈餐飲、台灣國際藏壽司及六角國際事業之營收成長率均超過五成,其中台灣海底撈餐飲營收成長率達91.40%,奪得營收成長率之冠。 因此經營者如何運用營運資源,不斷將產品及服務創新滿足消費者需求,在劇烈競爭壓力及成本控制中創造競爭優勢,於產業競爭中屹立不搖,形成當前一大挑戰。 PichaEats曾在開齋月期間舉辦超過120場開放廚房活動,邀請消費者和合作企業踏進難民家庭的廚房並共餐,讓馬國民眾有機會體驗難民的生活樣貌,增進社會不同族群的融合。 根據天下雜誌2020年的兩千大調查資料,在觀光餐飲業方面,開曼美食達人(85度C)、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統一星巴克)為餐飲業者中,自2017年起已連續四年蟬聯前三名,且2020年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大幅領先榜上其他餐飲業者。 在業者家數方面,我國餐飲業之家數在過去5年呈現逐年增加的現象(詳見圖2),106年為13萬家,近年來逐漸成長,至110年成長為16萬138家,年均成長率為4.0%。 根據過去5年的統計資料可發現,我國餐飲業之受僱員工人數在106年至108年呈現成長現象(詳見圖1),近兩年因受COVID-19疫情衝擊,109年首度出現負成長,109年及110年受僱員工人數大幅下降至39萬人左右。 PichaEats並不只是讓這些家庭廚房扮演沉默的供應商,而是開放他們的廚房,主動在他們陌生的國度擁抱群眾,因此更有效地讓馬國消費者接納他們,同時讓PichaEats的業務得以更加推廣,達到經濟支持與文化交流的雙重目的。 不斷超越自我 開闊企業新格局|第44屆創業楷模 古紹崙 董事長|艾迪索科技有限公司 Adesso Inc. .... 晶華表示,目前2022年第4季和2023第1季的周末,包含周五、周六、周日的宴會廳都是近乎全滿狀況,平日的訂席率也有近五成。 與去年同期比較,進單率已經成長四倍,距離目標業績已經達成一半,樂觀預估整體會較去年成長約一成,若是加上外燴,有望整體業績可成長50%。 而2020年初次嘗試跨足外帶外送服務的inline,同樣擁有知名百貨集團新光三越的投資支持。 另一項值得關注的競爭趨勢則是在於本土新創業者與資訊系統/電商平台業者的積極參戰。 目前台灣外送市場不僅已孵化出Cutaway、foodomo、有無快送等本土特色新創,大型電商平台蝦皮、候位服務系統商inline、旅遊平台Klook等,也不約而同選擇將餐飲外送服務做為本業以外第一個跨足深耕的產業別。 在餐飲業所面臨的困境方面,餐飲業受僱員工人數、家數及銷售額近年有成長趨緩之情形,顯示餐飲市場逐漸進入飽和狀態。 根據經濟部108年所做的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結果顯示,餐飲業者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包括「人事成本過高」、「人員流動率高」及「食材成本波動大」,顯示餐飲業者如何管控成本及避免人員流失為經營的重要關鍵。 近年基本工資逐年調漲,增加餐飲業者的經營壓力;而餐飲業屬高勞力密集型、低技術門檻之產業,難以避免人員流失之問題;另受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導致食材成本上揚,因此如何做好內部成本控制,減少經營壓力,為餐飲業者須面對之課題。 不僅如此,外送平台長期透過高額補貼換取市占的做法,也對於企業盈利能力造成傷害。 例如日本本土最大外送平台「出前館」2020財年的決算報告顯示,由於配送勞動成本及管銷費用於短時間內衝高,導致雖然年營收大幅成長54.6%至103億日圓的新高,但營業利益卻由前一年虧損3,900萬日元暴增至26億日元,顯示整體產業鏈利潤池的合理分潤機制仍是橫亙於前的重要課題。 外燴 聯電(2303)去年第四季雖受半導體庫存去化導致產能利用率下滑至90%,但去年合併營收2,787.05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871.98億元,同步創下歷史新高,每股純益7.09元。 今年第一季因客戶積極調整庫存,晶圓出貨預估季減17~19%,產能利用率預期降至70%,但晶圓代工價格維持不變。 根據過去5年的統計資料可發現,我國餐飲業之受僱員工人數在近5年逐年增長(詳見圖1),從104年的35.1萬人增加至108年的41.2萬人,其中107年首度突破40萬人,年均成長率為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