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臺灣入口網 Make Investments Taiwan_產業動態列表__110年9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 看準ADESSO未來無限的發展潛力,古紹崙決定放手一博,將30歲之前工作攢下的30萬美金全部投入作為營運資金。 台灣外送產業雖然迎來爆發性成長,但同時我們也觀測到外送平台每單消費金額持續降低,對於由餐廳、平台以及外送員共同支撐起的產業生態圈形成嚴峻挑戰。 Uber Eats美加負責人也不避諱地指出,不同於過去專注於獨家合作餐廳的策略,目前更希望的是「架構出永續的經營模式」,在合理的利潤空間下,摸索出與合作夥伴以及用戶間互惠互利的良性關係。 熊貓嚴選的服務基礎是以小型衛星倉為中心,搭配配送人員,輻射周邊20分鐘車程內的使用者。 外燴 因此,引進熊貓嚴選代表foodpanda在台不僅將資源集中在最後一哩配送服務上,更進一步拓展至更前端的倉儲管理與基礎設施佈建。 以這樣的配送能量、用戶網絡及消費數據為基礎,foodpanda於2020年宣布將轉型為一站式「快商務」即時外送平台,並推出「pandago」純物流品牌,為非透過平台進行交易的門店提供短鏈配送服務,切入last mile第三方配送市場。 另業者加速數位轉型,強化數位服務,餐飲業者有提供「線上點餐系統」服務之比率較疫情前增加18.6個百分點,而導入「線上訂位服務」、「行動支付服務」占比亦較疫情前提升。 2019年切入商品配送服務的Uber Eats亦宣布擴大為「隨點即送電商平台」,將配送商品線由美食餐飲延伸至大量生活用品,這樣的策略轉向不僅使Uber Eats平台合作商家自2019年的9,000家大幅翻漲至超過42,000多家,也帶動2020年1至9月平台上非餐飲商品的訂單規模成長近9倍。 先祖乃取「醉月」之情景為創業食堂之名---醉月食堂; 「醉月食堂」創立之初專營小吃及外燴(辦桌),服務歷經父、祖兩代之艱難,傳至第三代(魏志佑先生)手中,正值台灣經濟起飛,「醉月食堂」一躍更名「醉月軒」。 醉月軒從傳統的宴席包辦,到蓮子大餐多元化的經營,有賴蓮花節產業文化活動的人氣與名氣,醉月軒成長隨著白河蓮花節的成長而茁壯。 整整一面的專欄報導,淺談深出的讓讀者漫步在提克斯國際的料理藝術畫廊中,享受每一道美食的薰陶。 進一步將餐飲業細分為餐食業、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及飲料業,分析各類型業者家數(詳見圖4),可發現餐食業及飲料業近五年家數呈現逐年增加之現象,餐食業在110年突破13萬家,飲料業則是在110年突破2.7萬家,而外燴及團膳承包業的家數近年來則逐年減少,近兩年皆維持在2,200家左右。 1993年,古紹崙遠赴德國Düsseldorf擔任產品經理,1995年被指派到聖荷西,擔任美國分公司總經理,從事業務開發。 近10年間,工作足跡遍及德國、荷蘭、北美、南美、亞洲等地,過著空中飛人般的忙碌生活。 「應該有超過100張機票了!」除了累積紮實的產業經驗、專業能力與豐沛人脈之外,他也在這段期間將整個電子產業觀察透徹。 談起這段忙碌行旅,古紹崙印象最深刻的是德國「鐵的意志」,有條理、組織的處事態度與制度,為他日後創業帶來深遠的影響。 經營長以家鄉蓮花如此「醉」人,夕陽斜、晚風飄,「月」暈碧潭中,蓮花相映紅。 其中,8月餐館營收628億元、年增4.7%,飲料店88億元、年增0.2%,僅外燴及團膳承包業21億元、仍年減40%,主因邊境管制衝擊空廚營收。 累計前8月餐館營收4269億元、年減5.6%,飲料店636億元、年減3.1%,外燴及團膳承包業195億元、年減31.2%。 投顧法人指出,由於國內餐飲市場近趨飽和,連鎖店成長有趨緩現象,且連鎖品牌亦朝M型化發展,中大型連鎖品牌採多品牌策略,並積極調整分店經營效率、深度評估商圈展店飽和度,藉此提升市占率。 在市場近趨飽和的紅海競爭態勢下,提升服務品質、加強客戶體驗,以及強化制度化、系統化、標準化管理,已成為台灣連鎖餐飲品牌首要的營運主要策略,力求先確立商業模式穩固再逐步展店,若市場反應不佳亦可減少損失,大量展店已非首要目標。 而台灣各類型新創雲端餐廳也正蓬勃發展,例如Just Kitchen、蜂鳥食堂、生活倉廚等,成為疫情下外送平台產業生態圈中具備豐沛發展活力的族群。 台灣外送平台在餐飲產業的滲透率近兩年快速攀升,不過整體2020上半年外送平台平均滲透率仍僅有1.6%,以台灣全年高達7,000億新台幣的餐飲消費市場為基礎,仍有極大的規模成長潛力,而這也是兩大外送平台採取「燒錢搶市佔」的策略主因,希望在挹注高昂資金換取市佔優勢後,於市場迎來爆發性成長時取得結構性優勢。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所頒布第11次修訂的「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餐飲業分為「餐食業」、「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及「飲料業」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