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聯盟行銷」?會以何種方式帶來收入? 對於請款週期太長的平台, 就會增加週轉不靈或拿不到錢的風險, 因此需要考慮值不值得幫他們做推廣. 一般來講, 以推銷實體商品為主的CPS聯盟計劃, 商家多半會依照產品的售價提供介於2%到10%不等的成交佣金給推廣者. 許多網路上的部落格, 如 PIXNET 上面的網誌, 都還停留在靠痞客邦 MIB 的廣告分潤計劃或 Google Adsense 廣告點擊賺錢. 聯盟會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位聯盟會員;只要您能夠創造銷售、或帶來更多商機(取決於各項活動),皆可從廣告主端賺取傭金。 在我看來聯盟行銷對於商家而言只有優點沒有缺點,所以如果你現在是商家,有在網路上賣東西,可以考慮聯盟行銷這個行銷模式。 如果你上網查什麼是聯盟行銷,你可能會查到各式各樣不同的解釋,到頭來也沒有很理解,因為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有名單就可以隨時且即時傳遞資訊,廣告做得好、社群經營很成功或者 web optimization seo 做得好棒棒,你都會需要這麼做,否則你很難最大化流量的價值。 你可以依照受眾的習性選擇收集資料的方式,例如:Email、LINE官方帳號2.0、手機。 例如,如果產品想要以圖片形式展現,像服飾或美妝品,選擇 Instagram 或 Facebook 進行宣傳是比較好的方式。 只要有訪客點擊這個連結, 來到廠商的產品頁上面. 無論你用什麼插件,一定要在網站上進行實際訂單測試,保證插件沒有bug,聯盟用戶能夠成功拿到佣金。 聯盟行銷也稱為「績效行銷」(Performance-Based Marketing)。 品牌與各種聯盟推廣者合作,聯盟推廣者推廣品牌方的產品或服務,因此促成銷售時,品牌方會向聯盟推廣者支付佣金。 廣告預算有限,該如何做好市場行銷達到期望目標呢? 許多經營有成的亞馬遜聯盟行銷網站, 日後還能夠在拍賣網站 (如Flippa)輕易轉手, 利用販賣數位資產來賺取豐厚的收入. 聯盟網上的許多推廣計畫, 常常涵蓋到台灣以外的亞洲鄰近國家地區. 雖然前面提到聯盟會員只需要為產品行銷,但是不代表這很容易又輕鬆,仍然需要有所付出。 雖然風險低,但不是零風險零損失,例如:要花費時間進行宣傳、推薦了不優質的產品會損害自己聲譽和人際關係、公司惡意不付款、顧客最終是別人的…等。 點擊連結的人需要註冊加消費,你才會獲得獎金,舉例來說像是推薦數位證劵戶給好友,但是開了也不一定會買賣股票,所以我認為這是比較難賺的一種。 因此, 對於喜歡的聯盟行銷方案, 只要自己的流量來源不是在禁止名單之內, 不管是部落格或YouTube流量也好, 都可以要求參加並開始賺取成效獎金. 在像是通路王iChannel的聯盟行銷平台上面, 每個行銷計畫都會註明一些推廣規範, 如果流量類型不在限制的範圍之內, 就表示可以使用. 聯盟行銷的連結大概可以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呈現方式. 主動方式簡單的說就是所謂的行動呼籲 , 目的是以誘導性的字眼來鼓勵訪客點擊連結. 要利用聯盟行銷賺錢, 無外乎就是要掌握到足夠的網路流量, 這些來源可以是部落格, 社群媒體或者是花錢做廣告投放. 網紅行銷 – 在YouTube, FB, IG等社群平台找一些小網紅, 付費請他們做業配 (置入性行銷). 任何能透過網路傳遞產品超連結給其它人的方式 (部落格、 fb 帳號、Line 帳號、電子郵件等等),就已具備透過聯盟行銷賺錢的條件。 你需要建立一個自己的平台,像是網站或是YouTube頻道,透過提供價值的方式才能擁有持續的流量與收入進來。 聯盟行銷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心慢慢去建立,你可以從我前面分享的收入成長表看到,剛開始聯盟行銷是賺不到什麼錢的,但只要你能堅持,後面的成果絕對是值得的。 這個我從這篇文章的一開始就跟你提了,我想也不用多做解釋,很多人一直遲遲無法開始自己的網路事業就卡在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好的產品可以賣,也不知道要賣什麼。 基本上只要是以提供線上服務、購買為主的公司都不會錯過聯盟行銷,因為聯盟行銷對公司來說非常的實際,也可以準確的預測獲客成本,有轉換才需要付費。 要開始聯盟行銷,有許多的選擇可以加入,而台灣最知名的聯盟行銷平台則是通路王,如果你有興趣與開始,不妨考慮從通路王開始。 如果是經營部落格, 一般需要用到許多文章來吸引搜尋引擎的自然流量. 你所提到的服飾類或食品類Blog, 除非能夠寫出足夠的介紹文或相關文章, 來爭取好的Google關鍵字排名, 否則就要藉助其他社群媒體或買付費廣告的方式為網站帶來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