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流量分析、排行的參考網站 Tsung's Blog 針對具備購物車功能的網站,在「購物行為」及「結帳行為」中可以查看訪客從點擊進站、瀏覽商品到加入購物車與完成結帳的達成率,以及其中新舊客的比例。 「產品業績」分別顯示每項商品的收益、銷售數量、客單價及購買轉換率等關鍵指標,藉此調整各項商品的售價或銷售策略。 「離開頁面」則特別針對使用者最後瀏覽的頁面進行離開率計算。 初次造訪網站的使用者若是經由搜尋關鍵字進入網站觀看文章,通常有很高機率會從該文章頁面離開。 不妨可以試試置入適當的CTA(Call To Action)讓使用者查看更多站內資訊,或是運用再行銷廣告投放曾經造訪過網站的受眾。 訪客會透過很多管道進入網站,例如搜尋引擎或社群。 GA會分析訪客是從哪裡來、比例各佔了多少,讓使用者掌握每個流量管道的經營成效。 Google Analytics(簡稱GA),為 Google 網站流量分析工具,透過 GA 能記錄網站的進站狀況、瀏覽情形和商品購買等指標,讓使用者能更有系統的經營網站、觀察成效。 由於隱私政策關係,使用者ID無法存取任何個人識別資訊。 同一個GA帳號下能擁有數個資源(Property),而每個資源底下可以透過不同的檢視條件,篩選出數個資料檢視(View)。 資源就是想要追蹤和分析的個體,可以是一個網站或一項應用程式app;資料檢視則是套用不同的篩選器、目標、管道分組…等條件,呈現想要查看的網站資料。 在合理的資訊系統工程認知,正常情況下是沒辦法知道別人網站的數據的,我們沒有別人家的 GA 什麼的工具權限,也沒有主機端的 log 紀錄。 有些人會用這種競品流量預估工具,作為行銷策略、市場分析等用途的立論基礎之一,用數據說話嘛! 最早接觸這類工具是 N 年前,有一些應該是代理商之類的,在社群積極地在賣課程賣工具。 去年部落格碰到一些大陸軟體公司不請自來邀稿寫業配文,讓我好奇是不是部落格出現在哪個分析工具的網站排行榜上面去了? 回頭再使用後,有一天周末下午突然決定來寫這個主題。 數據較不即時,可能近三四個月的新文章或新頁面表現都不會在統計中,可能比較不適合評估每個月有新內容的網站或具有時效性的關鍵字。 網址丟進去之後,會得到這網站的相關關鍵字、這網站在這些關鍵字的相關頁面、還有每個關鍵字每月大約有多少搜尋量)、Google 搜尋廣告的 CPC 金額 、排名…等資訊。 D 工具比較實在一點,沒有像上面那些假裝知道別人網站流量的圖表,或是明確的數字假裝知道每個關鍵字的點擊入站數,只有別人網站的關鍵字清單,或是關鍵字的延伸關鍵字建議功能之類的。 seo 有些網站用 A工具是查不到數據資料的,頁面上有明文寫說「不會展示上個月預估造訪量低於 5 千的網站資料」,即使到了註冊後才能使用的進階介面去查(別人的網站),能顯示的資訊也非常少。 這邊不再做 GA 使用者、工作階段、瀏覽量的名詞解釋,也不討論 GA 的工作階段數跟 GA4 的功能定義和統計方式有什麼差異。 網站流量的五種來源,屬於自然流量的推薦連結、搜尋引擎、社群媒體、直接流量,可以透過網站優化、內容行銷、社群經營來達成,經過時間的累積來達成目的。 而付費廣告則是為了快速獲得流量;擴大品牌影響與市佔率,花錢購買流量來達成我們想要的商業目的。 Google Analytics 通常簡稱 GA,是 Google 提供網站流量統計的服務,也是目前網路上最常用的網站分析工具,由於現階段使用 Google 搜尋引擎的比例佔極多數,相對地也提高了 GA 資料的可信度。 如此推崇很重要的一點是 GA 基本版完全免費,眾多功能已經足夠大多數的企業使用。 網站分析是經營網站、網路行銷、電子商務中極為重要的一項技能。 擁有網站分析能力,網站經營者可以清楚地掌握網站的現況與問題,並根據問題優化改善。 在網站分析領域中,Google 的網站分析是一套免費的、功能強大的,同時也是目前國內最熱門的網站分析軟體。